古诗句

锦带休惊雁

诗句
锦带休惊雁
拼音
 jǐn dài xiū jīng yàn
平仄
仄仄平平仄
韵脚
去声十六谏
上一句
酒喜沥春灰
下一句
罗衣尚斗鸡

「锦带休惊雁」出自:《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空留三尺剑)》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 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 笛愁翻陇水,酒喜沥春灰。 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 还吴已渺渺,入郢莫凄凄。 自是桃李树,何患不成蹊?[1]

「锦带休惊雁」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年少失意,心情…

「锦带休惊雁」辞典释义

◎ 锦带的意思

⒈  锦制的带子。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
孔颖达 疏:“锦带者,以锦为带。”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
明 何景明 《七述》:“缀以锦带,悬以吴钩。”

⒉  即莼菜。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锦带,即蓴丝。 《本草》作蒓,或谓之锦带,生 湖南 者最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莼》:“《诗》云:‘薄采其茆’,其蒓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⒊  花名。又名海仙花。

宋 王禹偁 《海仙花》诗之三:“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胊山 有花类海棠而枝长,花尤密,惜其不香无子。既开,繁丽裊嫋,如曳锦带,故 淮南 人以锦带目之。 王元之 以其名俚,命之曰海仙。”

◎ 休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休·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
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
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致仕曰休。
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爾雅·釋木】休,無實李。【註】一名趙李。
蚤休,藥名。
姓。
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同咻。【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聲。
叶虚嬌切,音囂。【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叶匈于切,音虛。【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 惊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惊·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
(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 雁的意思

【戌集中 • 隹】雁·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4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总述:诗句锦带休惊雁出自《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空留三尺剑)》。作者是唐朝诗人李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