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就日雁行联
- 拼音
- jiù rì yàn háng lián
- 平仄
- 仄仄仄仄平
- 韵脚
- 下平一先
- 上一句
- 采兰花萼聚
- 下一句
- 黄绶俄三载
「就日雁行联」出自:《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
自理尧唐俗,唯将礼让传。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黄绶俄三载,青云未九迁。庙堂为宰制,几日试龙泉。
「就日雁行联」作者: 钱起
「就日雁行联」辞典释义
◎ 就的意思
【寅集上 • 尢】就·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又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又【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又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又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又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又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又【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雁行的意思
⒈ 亦作“鴈行”。
⒉ 飞雁的行列。
引南朝 梁简文帝 《杂句从军行》:“邐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
唐 卢纶 《春夜对月见寄》诗:“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
宋 王安石 《寄晁同年》诗:“日摧花蕊急,云避雁行高。”
元 郝经 《后听角行》诗:“霜天裂却浮云散,鴈行断尽疏星接。”⒊ 形容排列整齐而有次序。
引《梁书·陈伯之传》:“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
唐 李商隐 《昨日》诗:“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絃柱雁行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氏》:“早起,命驾至母家,严妆子女,载与俱归。入门,令雁行立。”
瞿秋白 《文艺杂著·那个城》:“黄昏已经畏缩,赶紧拥抱一切城头塔顶,雁行的房屋,拥抱在自己的怀里。”⒋ 指朝廷上的排班。
引《南史·张缅传》:“殿中郎缺,帝谓 徐勉 曰:‘此曹旧用文学,且雁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勉 举 缅 充选。”
⒌ 阵名。横列展开,似飞雁的行列,故名。
引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雁行者,所以触侧应□﹝也﹞。”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也。”⒍ 同列;同等。
引《梁书·侯景传》:“但尊王平昔见与,比肩共奬帝室,虽形势参差,寒暑小异,丞相司徒,雁行而已。”
《隶释·石经论语残碑》 宋 洪适 释:“予详玩遗字,《公羊》、《诗》、《书》、《仪礼》又在《论语》上, 刘宽 碑阴, 王曜 题名,则《公羊》、《诗》、《书》之雁行也。”
一本作“鴈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且《诗》《书》相匹,其説旧矣。至以曲代史,而与诗雁行,未之前闻。”⒎ 居前的行列。雁,通“颜”。
引《韩非子·存韩》:“先时五诸侯共伐 秦,韩 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嚮 秦 军於 关 下矣。”
《通雅·释诂》:“雁行,犹颜行……前行曰颜,通作雁。 《韩非子》‘先为雁行以嚮 秦 军’,《战国·韩策》‘ 韩,居为隐蔽,出为雁行’,《燕策》‘使弱 燕 雁行’,《晋·王羲之传》‘我书比 钟繇 当抗行,比 张芝 犹当雁行’,皆谓颜行也。本借用,后又为之解曰:雁飞大者居前,故世习称雁行。而不知用颜行。”⒏ 亦作“鴈行”。
⒐ 侧身而进。形容恭谨。
引《庄子·天道》:“士成綺 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侧身貌。”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上下交让,道路鴈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私造假印案》:“伺大员谈笑会饮时,将稿文雁行斜进。”⒑ 后因以比喻兄弟。
引《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
陈澔 集说:“父之齿,兄之齿,谓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鴈行,并行而稍后也。”
唐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诗:“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明 张煌言 《祭四叔文》:“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附兰省和韵》:“但惜雁行千里隔,不同绕膝学儿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结罗帕,烟花雁行;逢令节,齐鬭新妆。”◎ 联的意思
【未集中 • 耳】联·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1
【唐韻】力延切【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連。【說文】連也。从耳,耳連於頰。从絲,絲連不絕也。【張衡·思賦】繽聯翩兮紛暗曖。【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又官聯。【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聯,以會官治。【註】聯,讀爲連。謂連事通職相佐助也。又合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三曰聯兄弟。【註】聯,猶合也。又【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爲比,十家爲聯。五人爲伍,十人爲聯。四閭爲族,八閭爲聯。又【集韻】連彥切,音。不絕也。
总述:诗句就日雁行联出自《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作者是唐朝诗人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