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何得英雄主

诗句
何得英雄主
拼音
 hé dé yīng xióng zhǔ
平仄
平仄平平仄
韵脚
上声七麌
上一句
茅土孰云宜
下一句
返令儿女欺

「何得英雄主」出自:《辟阳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何得英雄主」作者: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

「何得英雄主」辞典释义

◎ 何得的意思

⒈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 英雄的意思

⒈  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汉书·刑法志》:“﹝ 高祖 ﹞总擥英雄,以诛 秦 项。”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唐 杜甫 《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⒉  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
唐 高适 《辟阳城》诗:“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刘知远 见 史弘肇 生得英雄,遂留在手下为牙将。”
太平天囯 杨秀清 《果然忠勇》诗:“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 天京 最英雄。”

⒊  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董必武 《邯郸烈士塔》诗:“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袁静 《伏虎记》第三一回:“伟大的祖国关怀着,惦记着抗 美 援 朝 前线的英雄。”

◎ 主的意思

【子集上 • 丶】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4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主父,複姓。
【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总述:诗句何得英雄主出自《辟阳城》。作者是唐朝诗人高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