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人烟眇萧瑟
- 拼音
- rén yān miǎo xiāo sè
- 平仄
- 平平仄平仄
- 韵脚
- 入声四质、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靡靡逾阡陌
- 下一句
- 所遇多被伤
「人烟眇萧瑟」出自:《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鬚,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伺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人烟眇萧瑟」作者: 杜甫
「人烟眇萧瑟」辞典释义
◎ 人烟的意思
⒈ 亦作“人烟”。住户的炊烟。亦泛指人家。见“人烟”。
引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师行可七八日,入 南阳 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絶,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
宋 杨万里 《过张王庙》诗:“地迴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闲着无聊,望着车窗一片雪色,往往几十里内绝无人烟。”◎ 眇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眇·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藐。【說文】一目小也。【釋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韻】偏盲也。【易·履卦】眇能視。【穀梁傳·成元年】晉郤克眇。又【正韻】微也,細也,末也。【前漢·昭帝詔】朕以眇身護保宗廟。又【博雅】遠也。【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又【增韻】盡也。【荀子·王制篇】王者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眇天下。又細視也。【前漢·班固答賔戲】離婁眇目於毫分。又杳眇,遠視貌。【史記·司馬相如傳】俛杳眇而無見。又【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妙。【類篇】成也。【易·繫辭】眇萬物而爲言。王肅說。今本作妙。又【集韻】眇然,微細貌。又幼眇,精微也。【前漢·元帝贊】窮極幼眇。【註】師古讀要妙。又要眇,好貌。【楚辭·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萧瑟的意思
⒈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引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 许有壬 《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 《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⒉ 凋零;冷落;凄凉。
引《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⒊ 稀疏。
引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总述:诗句人烟眇萧瑟出自《北征》。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