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殪此大兕
- 拼音
- yì cǐ dà sì
- 平仄
- 仄仄仄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
- 上一句
- 发彼小豝
- 下一句
- 以御宾客
「殪此大兕」的意思,全诗译文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戊辰吉祥日子好,既祭马祖又祈祷。田猎车辆已备齐,四匹雄马壮又高。驱车登上大土丘,驱逐群兽快快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庚午吉祥日子好,打猎马匹已选齐。寻找野兽聚集地,鹿儿成群堪称奇。驱逐漆沮水边兽,赶到天子射猎区。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奔跑慢走野兽多,成群结队四处游。都要赶到天子处,乐得天子显身手。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我们弓弦已拉开,也已把箭拿在手。一箭射死小野猪,奋力射死大野牛。野味拿来待宾客,共吃佳肴同饮酒。
「殪此大兕」出自:《吉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殪此大兕」作者: 佚名
「殪此大兕」辞典释义
◎ 殪的意思
【辰集下 • 歹】殪·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古文〕【唐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說文】死也。【左傳·隱九年】鄭伯禦戎,前後擊之,盡殪。【杜註】殪,死也。
又殄絕也。【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又盡也。【左傳·宣六年】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杜註】殪,盡也。又仆也。【後漢·光武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閒。【註】殪,仆也。又一矢而死曰殪。【詩·小雅】殪此大兕。【司馬相如·上林賦】弦矢分,藝殪仆。又與瘞通。【儀禮·覲禮】祭川沈,祭地瘞。【鄭註】古文瘞作殪。又與翳通。【韓詩·大雅】其葘其殪。【釋文】葘,反草也。殪,因也。因高塡下也。今《詩》作其葘其翳。◎ 此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此·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大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大·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又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又【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音泰。又【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又【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兕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兕·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徐姊切【集韻】【韻會】序姊切,音祀。【說文】狀如野牛而靑。象形。本作。【爾雅·釋獸】兕似牛。【註】一角,靑色,重千斤。【疏】其皮堅厚,可制甲。交州記,角長三尺餘,形如馬鞭柄。【儀禮·鄕射禮】大夫兕中各以其物獲。【註】兕,獸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兕甲六屬。
又,兕甲壽二百年。【韻會】陸佃云:兕善抵觸,故先王制罰爵以爲酒戒。【詩·周南】我姑酌彼兕觥。【傳】兕觥,角爵也。
总述:诗句殪此大兕出自《吉日》。作者是先秦诗人佚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