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槎牙玉山碎
- 拼音
- chá yá yù shān suì
- 平仄
- 仄平仄平仄
- 韵脚
- 去声十一队
- 上一句
- 滉漾雪海翻
- 下一句
- 蛟龙露鬐鬣
「槎牙玉山碎」出自:《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滂沛。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槎牙玉山碎」作者: 刘禹锡
「槎牙玉山碎」辞典释义
◎ 槎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槎·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下切【正韻】茶下切,音厏。【說文】衺斫也。本作。【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又【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又桴也。同查。見查字註。◎ 牙的意思
【巳集中 • 牙】牙·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五加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芽。齒也。【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又【戰國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註】以牙相噬。又【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疏】栒之上刻爲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禮·明堂位】殷之崇牙。又【禮·玉藻】佩玉有衝牙。【疏】其形似牙也。又【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又【集韻】旗名。【張衡·東京賦】牙旗紛。【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又【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又【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又姓。【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又與芽通。【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又【集韻】語下切,音雅。車罔。又【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牙讀如訝。謂輪輮也。【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又【唐韻正】古音吾。【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又【唐韻正】與虞吾通。【詩·召南】吁嗟乎騶虞。【山海經】【墨子】作騶吾。【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又叶五紅切。【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又叶音峨。【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玉山的意思
⒈ 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引《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 玉山,是 西王母 所居也。”
郭璞 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 《穆天子传》谓之 群玉之山。”
唐 李商隐 《玉山》诗:“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珠辉翠映,凤翥鸞停, 玉山 蓬顶, 上元 挥袂引 双成,上元 挥袂引 双成,萼緑 回肩招 许琼。”
徐朔方 注:“玉山,西王母 住的仙山。”⒉ 用玉堆成的山,形容豪富。
引唐 皮日休 《忧赋》:“西汉 则 王根 为玉山, 东京 则 郭况 制金穴。”
⒊ 对秀丽山峰的美称。
引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东峰亭》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⒋ 比喻色白如山状之物。此喻浪涛。
引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此喻白云。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嘉雪》:“银闕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
此喻雪山。 宋 苏辙 《放闸》诗:“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玉山纷破碎,阵马急侵陵。”⒌ 后因以“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引《晋书·裴楷传》:“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 裴叔则 ( 裴楷 字)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公状貌邱墟,风神磊落,玉山秀立,乔松直上。”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
清 纳兰性德 《贺人婚序》:“临琪树於 崔生,照玉山於 裴叔。”⒍ 山名。即 蓝田山。
引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 玉山 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仇兆鳌 注引 邵长蘅 曰:“东山,即 蓝田山,又名 玉山,在 长安 蓝田县 东南。”◎ 碎的意思
【午集下 • 石】碎·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8
【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音誶。【說文】䃺也。又散也,細破也。【史記·趙世家】臣頭與璧俱碎於柱。又煩碎也。【後漢·黃霸傳】米鹽靡密,初若煩碎。又【王通中·說事君篇】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总述:诗句槎牙玉山碎出自《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