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满堂宾客尽诗人

诗句
满堂宾客尽诗人
拼音
 mǎn táng bīn kè jǐn shī rén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一真
上一句
花落莺飞深院静
下一句
城中杯酒家家有

「满堂宾客尽诗人」出自:《晦日宴刘值录事宅》

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城中杯酒家家有,唯是君家酒送春。

「满堂宾客尽诗人」作者: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

「满堂宾客尽诗人」辞典释义

◎ 满堂的意思

⒈  充满堂上。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驛坐者满堂。”
《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满堂了。’我听到身后一个女人的、浓重的 川 西口音。”

⒉  整个堂上。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

⒊  春秋、战国 时 楚 地。即 两棠。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西南,为险要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楚 有 汝渊、满堂 之固而灭於 秦。”

⒋  代指金玉。

语出《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民有家给之饶。”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惭种玉;仓廪丰登之际,寧让满堂。”

◎ 宾客的意思

⒈  客人的总称。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唐 姚合 《晦日宴刘值录事宅》诗:“花落鶯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锁门谢宾客,虽亲故人不往拜,示自尊重。”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 家家运旺盛的时代,宾客盈门。”

⒉  指以宾客之礼相待。

宋 王安石 《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⒊  春秋、战国 时多用称他国派来的使者。

《论语·公冶长》:“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邢昺 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今考《周礼·秋官》,凡奉使典謁之职,主於大小行人、司仪、象胥诸官,皆典謁四方之宾客者也。”

⒋  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大喜,厚遗 武安侯 金财物,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
司马贞 索隐:“《淮南·要略》云 安 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

⒌  东汉 以后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

《后汉书·马援传》:“援 以 三辅 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 上林苑 中,帝许之。”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典 从父 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 乘氏。”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依附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 东汉 的徒附、附从、义从、客、家客、宾客、部曲等等,都是依附农民的不同称呼。”
原注:“东汉 豪强地主的‘宾客’,不完全是依附农民,但有时依附农民也称为‘宾客’。”

⒍  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唐 代始置, 明 代以后废。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刑部五男, 乂 终郎, 丹 终宾客, 拥 终御史,公实刑部府君第某子。”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崔 出为宾客分司。”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己丑,詔以 长孙无忌 为太子太师……諫议大夫 褚遂良 为宾客。”
胡三省 注:“太子宾客,正三品,古无此官 唐 始置。掌侍从规諫,赞相礼仪。”

◎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 诗人的意思

⒈  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託志乎素餐。”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 戒子孙诗,其略曰:‘……《相鼠》尚有礼,宜鉴诗人刺。’”

⒉  写诗的作家。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唐 白居易 《马上作》诗:“吴中 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明 黄淳耀 《马巽甫<游横山记>序》:“昔 陶徵士 作《桃花源记》,后世诗人如 摩詰、昌黎、梦得、圣俞 诸公,皆形之咏歌,以为神仙。”
孙犁 《秀露集·关于诗》:“这包括诗人的‘志’,即思想或见解。”

总述:诗句满堂宾客尽诗人出自《晦日宴刘值录事宅》。作者是唐朝诗人姚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