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终日对柴关
- 拼音
- zhōng rì duì chái guān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十五删
- 上一句
- 桐庐江水闲
- 下一句
- 因想别离处
「终日对柴关」出自:《寄处士方干》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终日对柴关」作者: 北朝乐府
「终日对柴关」辞典释义
◎ 终日的意思
⒈ 整天。
引《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唐 杜甫 《愁坐》诗:“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红楼梦》第九二回:“自从 司棋 出去,终日啼哭。”
刘半农 《学徒苦》诗:“奔走终日,不敢言苦!”⒉ 良久。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 《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对的意思
【寅集上 • 寸】对·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1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又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又對簿。【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又敵也。【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又凡物峙曰對。【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 柴关的意思
⒈ 柴门。
引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潯阳 数亩宅,归卧掩柴关。”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隐》曲:“歌《白石烂》,赋《行路难》,紧闭柴关。”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关。”⒉ 犹寒舍。
引唐 李涉 《山居送僧》诗:“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明 李东阳 《雪不止迭前韵》:“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总述:诗句终日对柴关出自《寄处士方干》。作者是唐朝诗人周朴。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