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多识故侯悲宿草

诗句
多识故侯悲宿草
拼音
 duō shí gù hóu bēi sù cǎo
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九皓
上一句
却忆当时思眇然
下一句
曾看流水没桑田

「多识故侯悲宿草」出自:《赠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一篇飞入九重门,
乐府喧喧闻至尊。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
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不脱弊裘轻锦绮,
长吟佳句掩笙歌。贤王贵主於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
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青门几度见春归,
折柳寻花送落晖。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尔来倏忽五十年,
却忆当时思眇然。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陌头车马共营营,
不解如君任此生。

「多识故侯悲宿草」作者: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德宗贞元进士。曾先后出任新城县令,东阳县令,江西节度使府留后,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后上表请为道士,不久病卒。他当时的诗名很大。其诗题材广泛,写过一…

「多识故侯悲宿草」辞典释义

◎ 多识的意思

⒈  亦作“多志”。博学广记。

《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礼记·缁衣》:“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
孙希旦 集解:“多志,多见而识之也。”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
《新唐书·褚遂良传》:“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遂良 所谓多识君子哉!”

◎ 故的意思

【卯集下 • 攴】故·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故無小。【傳】故犯雖小,必。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 侯的意思

【子集中 • 矢】侯·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7

〔古文〕【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後平聲。【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五等爵之次曰侯。【書•禹貢】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也。斥而服事。
【史記•秦始皇紀】倫侯。【註】爵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侯也。
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詩•小雅】侯誰在矣。
【大雅】侯于周服。
【周禮•春官】肆師侯禳。【疏】侯者,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姓。魏侯嬴。
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侯莫,三字姓。
【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註】侯,何也。【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 悲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悲·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 宿草的意思

⒈  隔年的草。

《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孔颖达 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
后多用为悼亡之辞。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宋 司马光 《送王待制知陕府》诗:“畴昔诚相契,间关分不渝。絶絃悲宿草,抚首念诸孤。”

⒉  借指坟墓。

清 周亮工 《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赖公之灵,徼天解网,沉寃获雪。南奔两亲之丧,伏处草土,收召魂魄。始得走一介,以生芻一束,告公于宿草之前。然已去公之没四年于兹矣!”

⒊  借指人已死多时。

清 宋荦 《吴汉槎归自塞外作歌以赠》:“归来两公已宿草,惟君怀抱犹豪雄。”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初三月》:“今二君已皆宿草,回溯前尘,恍如春梦。”

⒋  存留过夜的草料。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耕牛无宿草,仓鼠有餘粮。”

总述:诗句多识故侯悲宿草出自《赠康老人洽》。作者是唐朝诗人戴叔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