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山苗落涧底

诗句
山苗落涧底
拼音
 shān miáo luò jiàn dǐ
平仄
平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八荠、上声四纸
上一句
京国会缨簪
下一句
幽松出高岑

「山苗落涧底」出自:《送杨少府赴选》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山苗落涧底」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

「山苗落涧底」辞典释义

◎ 山苗的意思

⒈  山上初生的草木。喻指世袭高位的庸才。

语本 晋 左思 《咏史》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宋 王禹偁 《送柳宜通判全州序》:“或过故国动黍离之情,伤远行有于役之念,嘆下位起山苗之刺,则於道远矣,於生劳矣。”

◎ 落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落·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9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爾雅·釋詁】落,始也。
【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牢落。【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陸落。【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拓落。【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韻會】錯落,閒厠貌。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星名。【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山名。【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草名。【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木名。【爾雅·釋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與絡通。【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唐韻古音】讀路。【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 涧的意思

【午集下 • 石】涧·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2

【玉篇】古晏切,音諫。水磵也。【正字通】與澗通。

◎ 底的意思

【寅集下 • 广】底·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山居也。
【說文】下也。
【玉篇】止也。【爾雅·釋詁】底,待也。【註】止也。【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玉篇】滯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註】底,滯也。【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增韻】器臀也。【詩·大雅】于橐于囊。【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文書槀曰底。【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凡供役使者曰小底。【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設疑之辭。【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與厎通。【韻會】厎,通作底。【詩·小雅】靡所底止。【傳】底,至也。
與砥通。【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註】底,柔石也。
叶都木切,音啄。【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

总述:诗句山苗落涧底出自《送杨少府赴选》。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