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去时楼上清明夜
- 拼音
- qù shí lóu shàng qīng míng yè
- 平仄
- 仄平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去声二十二祃
- 下一句
- 月照楼前撩乱花
「去时楼上清明夜」出自:《使东川。西县驿》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还家。
「去时楼上清明夜」作者: 元稹
「去时楼上清明夜」辞典释义
◎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时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时·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又【博雅】善也。【廣韻】中也。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又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又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又【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又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楼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楼·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又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又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又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又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又【爾雅·釋詁】樓,聚也。又【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又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又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又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上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清明的意思
⒈ 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引《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 《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李大钊 《时》:“‘晨’为日之始,新鲜的朝气,清明的曙光,都随‘晨’的时光以俱至。”⒉ 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引《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会朝清明。”
毛 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
《汉书·礼乐志》:“﹝ 世祖 ﹞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百揆时叙,民安其生,风俗一变。”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献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太平;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未见其然也。”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不把 中国 弄得强盛,不把政治弄得清明,她们怎能从这黑暗里解放出来呐?”⒊ 神志清晰;清察明审。
引《礼记·玉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
郑玄 注:“察於事也。”
《淮南子·主术训》:“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是故羣臣辐凑竝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郭沫若 《新华颂·鸭绿江》:“我们的理智是清明的,不会跟着狂人们一道发狂。”⒋ 声音清朗。
引《礼记·乐记》:“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
郑玄 注:“清明,谓人声也。”
孔颖达 疏:“人之歌曲清洁显明以象於天也。”
唐 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但这声音已经不再那样清明尖锐了,它发出了有些破裂味的沙音。”⒌ 节气名。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我国有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
引《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朱右曾 校释引 孔颖达 曰:“清明,谓物生清浄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东道路诗》:“属值清明节,荣华歷和韶。”
唐 薛逢 《君不见》诗:“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明 徐元 《八义记·宣子劝农》:“节届寒食清明。清明,西郊外步踏红青。”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⒍ 东南风。参见“清明风”。
引《国语·周语下》“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繫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三国 吴 韦昭 注:“东南曰巽,为木,为清明。”
⒎ 金精;金神。
引《意林》卷四引 汉 王逸 《正部》:“山神曰螭,物精曰魅,土精曰羵羊,水精曰罔象,木精曰毕方,火精曰游光,金精曰清明。”
《广雅·释天》:“金神谓之清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泉溪之上,源麓之侧,有一祠,目之为 冶泉祠。按《广雅》,‘金神谓之清明’,斯地盖古冶官所在,故水取称焉。”⒏ 冷肃。
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味,何气使然?”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郁极乃发歌》:“木发毁折金清明,火发曛味有多少。”
注:“金发之徵,微者为燥,甚为清明;清明,冷肃也。”◎ 夜的意思
【丑集下 • 夕】夜·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又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又夜郞,在播州。見【蜀記】。又【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又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又不夜,城名,在西夏。【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又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古詩】築此長夜室。又嘉夜,草名。【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蘭芳。【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楊愼·轉注】作液,非。又姓,見【通志】。又【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又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又通御韻。【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又古通箇韻。【琳·武庫賦】千徒縱唱,億夫求和,聲訇隱而動山,光赫赫以燭夜。字書作叶,非。又叶羊洳切,音豫。【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又叶以灼切,音龠。【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省聲,亦作。
总述:诗句去时楼上清明夜出自《使东川。西县驿》。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