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南窗北牖挂明光

诗句
南窗北牖挂明光
拼音
 nán chuāng běi yǒu guà míng guāng
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七阳
上一句
开颜发艳照里闾
下一句
罗帷绮箔脂粉香

「南窗北牖挂明光」的意思,全诗译文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南窗北牖挂明光」出自:《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 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 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 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 空留可怜与谁同。

「南窗北牖挂明光」作者: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

「南窗北牖挂明光」辞典释义

◎ 南窗的意思

⒈  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 陶潜 《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 梁 何逊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 北牖的意思

⒈  在北墙上开窗户。

《礼记·郊特牲》:“薄社北牖,使阴明也。”

⒉  指朝北的窗。

唐 王棨 《凉风至赋》:“北牖閒眠,西园夜宴。”
《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 宋 邢昺 疏:“病者常居北牖下。”

◎ 挂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挂·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說文】畫也。【正字通】圭从二土,有畺畫義。
【玉篇】懸也。【儀禮·少牢禮】挂於季指。【戰國策】無把銚挂耨之勢,而有積栗之實。通作掛。
剛挂,矢鏃名。【潘岳·射雉賦】屬剛挂以潛擬。【註】一作罫。
【集韻】胡卦切,音畫。礙也。同罫。與絓通。
涓畦切,音圭。別也。【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或作刲。一曰中鉤取物也。
(掛)【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別也。
揲筮,置著小指閒也。【易·繫辭】掛一以象三。【註】置而不用曰掛。【又】再扐而後掛。【註】合而置之曰掛。【朱子·本義】掛者,懸於左手小指之閒。
【正韻】與掛同。【易·乾卦疏】易緯云:卦者,掛也。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
【集韻】【韻會】【正韻】古買切,音柺。義同。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

◎ 明光的意思

⒈  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五:“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幃綺帐脂粉香。”

⒉  铠甲名。铁铠。

三国 魏 曹植 《上先帝赐铠表》:“先帝赐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领。”

⒊  明亮;光亮。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将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颗颗大如鸡荳子,明光灿烂。”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俩的雨衣都让雨水洗得明光发亮。”

⒋  指神话中昼夜常明的 丹丘。按,《九怀》中之 丹峦 即 丹丘。

《楚辞·王褒<九怀·通路>》:“朝发兮 葱岭,夕至兮 明光。”
王逸 注:“暮宿东极之 丹峦 也。”
《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汉 王逸 注:“因就众仙於 明光 也, 丹丘 昼夜常明也。 《九怀》曰‘夕宿乎 明光 ’, 明光 即 丹丘 也。”

⒌  汉 代宫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宫殿。参见“明光殿”。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诗:“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謁 明光 一报恩。”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老入 明光 踏旧班,染鬚那復唱《阳关》。”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 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

总述:诗句南窗北牖挂明光出自《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作者是南北朝诗人萧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