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臂枪走马谁家儿

诗句
臂枪走马谁家儿
拼音
 bì qiāng zǒu mǎ shuí jiā ér
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
上平八齐、上平四支、入声三觉
上一句
去秋涪江木落时
下一句
到今不知白骨处

「臂枪走马谁家儿」出自:《去秋行》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
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臂枪走马谁家儿」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臂枪走马谁家儿」辞典释义

◎ 臂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臂·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 枪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枪·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說文】距也。【周禮·秋官·職金】國有大故,而用金石,則掌其令。【註】用金石者,作槍雷椎椁之屬。【揚雄·長楊賦】木雍槍纍,以爲儲胥。
【玉篇】木兩頭銳也。【類篇】剡木傷盜曰槍。
曰器也。見槈字註。
抵也。【前漢·路溫舒傳】見獄吏,則頭槍地。
【前漢·天文志】紫宮左之星曰天槍。
姓。【姓苑】漢槍傳。
【集韻】【韻會】楚耕切【正韻】抽庚切,音崢。【爾雅·釋天】彗星爲欃槍。亦叶音鏘。【宋·謝瞻·張子房詩】婉婉幙中畫,輝輝天業昌。鴻門銷薄蝕,垓下隕欃槍。

◎ 走马的意思

⒈  骑马疾走;驰逐。

《诗·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王先谦 集疏:“《玉篇·走部》:‘趣,遽也。 《诗》曰:“来朝趣马。”
言早且疾也。’知 韩 ‘走’作‘趣’。” 唐 杜甫 《去秋行》:“去秋 涪江 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本犹虑其变也,檥舟三十里外待之。密约云:若事谐,走马相报。”
邓家彦 《狱中感事》诗:“登楼有客非吾故,走马何人傲乃公。”

⒉  良马,善走的马。

《老子》:“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尸子》:“买马不论足力,而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旦 遣 孙纵之 等前后十餘辈,多齎金宝走马,赂遗 盖主。”
颜师古 注:“走马,马之善走者。”
孙犁 《风云初记》九:“再不就叫他们备上一匹走马,脚手不沾地,就送你到了 高阳城。”

⒊  指驰马禀报军情或传递文书之人。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不闻有一人援桴鼓誓众而前者,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应机 至州,未几,有走马入奏事。”

⒋  比喻时间短暂。

元 商衟 《玉抱肚》曲:“更做道走马儿恩情,甚前时聚会,昨宵饮宴,今朝祖送,来日离别。”

⒌  比喻匆促;快速。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十三妹 在 黑风岗 能仁古刹 救了公子的性命,全了 张金凤 的贞节,走马联姻,立刻就把 张金凤 许配公子。”
郁达夫 《雁荡山的秋月》:“我们因为走马游山,前后只有三日工夫好费。还要包括出发和到着的日期在内,所以,许多风景都只能割爱。”

⒍  见“走马灯”。

◎ 谁家的意思

⒈  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
《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⒉  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⒊  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⒋  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⒌  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⒍  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懒诵《南华》。”

⒎  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⒏  甚么东西。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

◎ 儿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儿·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

总述:诗句臂枪走马谁家儿出自《去秋行》。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