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玉液黄金脂
- 拼音
- yù yè huáng jīn zhī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
- 韵脚
- 上平四支
- 上一句
- 开瓶泻尊中
- 下一句
- 持玩已可悦
「玉液黄金脂」出自:《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万万随化迁。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尊前。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翳翳逾月阴,沉沉连日雨。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行潦毁我墉,疾风坏我宇。蓬莠生庭院,泥涂失场圃。
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尽日不下床,跳蛙时入户。
出门无所往,入室还独处。不以酒自娱,块然与谁语。
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
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又得琴上趣,安弦有馀暇。复多诗中狂,下笔不能罢。
唯兹三四事,持用度昼夜。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
始悟独往人,心安时亦过。
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
勿嫌饮太少,且喜欢易致。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
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更复强一杯,陶然遗万累。
一饮一石者,徒以多为贵。及其酩酊时,与我亦无异。
笑谢多饮者,酒钱徒自费。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团团新晴月,林外生白轮。
忆昨阴霖天,连连三四旬。赖逢家酝熟,不觉过朝昏。
私言雨霁后,可以罢馀尊。及对新月色,不醉亦愁人。
床头残酒榼,欲尽味弥淳。携置南檐下,举酌自殷勤。
清光入杯杓,白露生衣巾。乃知阴与晴,安可无此君。
我有乐府诗,成来人未闻。今宵醉有兴,狂咏惊四邻。
独赏犹复尔,何况有交亲。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临觞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与我不相见,于今四五年。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
岂无他时会,惜此清景前。
家酝饮已尽,村中无酒酤。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怀何。
有客忽叩门,言语一何佳。云是南村叟,挈榼来相过。
且喜尊不燥,安问少与多。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
欢来苦昼短,不觉夕阳斜。老人勿遽起,且待新月华。
客去有馀趣,竟夕独酣歌。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蓬勃。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麹糵灵,万物无与匹。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洲。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灵药不可求。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头。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月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愀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有一燕赵士,言貌甚奇瑰。日日酒家去,脱衣典数杯。
问君何落拓,云仆生草莱。地寒命且薄,徒抱王佐才。
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贵贱交道绝,朱门叩不开。
及归种禾黍,三岁旱为灾。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蹉跎五十馀,生世苦不谐。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
答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
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
布裙行赁舂,裋褐坐佣书。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馀。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忧乐与利害,彼此不相逾。
是以达人观,万化同一途。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
迟疑未知间,且以酒为娱。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玉液黄金脂」作者: 白居易
「玉液黄金脂」辞典释义
◎ 玉液的意思
⒈ 琼树花蕊的汁液。
引《楚辞·王逸<九思·疾世>》:“从卭遨兮栖迟,吮玉液兮止渴。”
原注:“玉液,琼蘂之精气。”⒉ 泛指甘美的浆汁。
引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赍术蒸启》:“味重金浆,芳踰玉液。”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兹玉液。”⒊ 道家炼成的所谓仙液。
引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郊郭璞<游仙>》:“道人读丹经,方士鍊玉液。”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三:“玉液初凝红粉见,乾坤覆载暗交加,龙虎变成砂。”⒋ 佛道喻唾液。
引唐 法琳 《辨证论·九箴》:“呼口唾为玉液。”
《黄庭内景经·口为》“口为玉池太和官” 唐 梁丘子 注:“口中津液为玉液。”⒌ 喻美酒。
引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缾泻椒芳,壶开玉液。”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罇中,玉液黄金脂。”
《警世通言·假神仙太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璣赋就峡云收。”⒍ 清水、雨露的美称。
引《文选·王褒<洞箫赋>》:“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吕延济 注:“玉液,清泉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许长史 旧宅有井,色白而甘。 徐鼎臣 作铭曰:……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清 刘献廷 《和顾小谢水莲子》之九:“风摇翠盖珠璣落,露滴青萍玉液流。”⒎ 中药白玉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白玉髓》。
◎ 黄金的意思
⒈ 指铜。
引《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⒉ 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
引《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
《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⒊ 泛指钱财。
引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⒋ 道教仙药名。
引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⒌ 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引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⒍ 石名。
引《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⒎ 比喻功名事业。
引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⒏ 比喻宝贵。
引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
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脂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脂·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詩·衞風】膚如凝脂。【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又【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又以喻榮祿也。【揚子·太經】出泥入脂。【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又用以利物曰脂。【詩·衞風】載脂載舝。【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又鳥名。【爾雅·釋鳥】桑扈,竊脂。【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又草名。【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又【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又五靈脂。又補骨脂。又【五音集韻】水名。又姓。【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总述:诗句玉液黄金脂出自《郊陶潜体诗十六首》。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