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浮俗无由识仙子
- 拼音
- fú sú wú yóu shí xiān zǐ
- 平仄
- 平仄平平仄平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
- 上一句
- 扬州喧喧卖药市
- 下一句
- 河间姹女直千金
「浮俗无由识仙子」出自:《买药歌送杨山人》
华阴少年何所希,欲饵丹砂化骨飞。江南药少淮南有,
暂别胥门上京口。京口斜通江水流,斐回应上青山头。
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摇荡春风乱帆影,
片云无数是扬州。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河间姹女直千金,紫阳夫人服不死。吾于此道复何如,
昨朝新得蓬莱书。
暂别胥门上京口。京口斜通江水流,斐回应上青山头。
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摇荡春风乱帆影,
片云无数是扬州。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河间姹女直千金,紫阳夫人服不死。吾于此道复何如,
昨朝新得蓬莱书。
「浮俗无由识仙子」作者: 皎然
「浮俗无由识仙子」辞典释义
◎ 浮俗的意思
⒈ 浮薄的习俗。
引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长卿》:“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⒉ 浅薄,粗俗。
引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
叶圣陶 《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无的意思
【卯集下 • 无】无·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由的意思
【午集上 • 田】由·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衆謀,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指臣民以爲當遷者言也。【詩·小雅】君子無易由言。【箋】由,用也。【左傳·襄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註】由,用也。又【博雅】式也。又【揚子·方言】胥由,正輔也。燕之北鄙曰由。【註】胥,相也。由,正皆謂輔持也。又【揚子·方言】由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閒相正謂之由迪。又所由,州郡官也。【唐書·崔成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不宜與所由呫囁耳語,度笑受之。又【孟子】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註】由由,自得之貌。【管子·小問篇】至其成也,由由兹免。【註】由由,悗懌實貌。兹免,謂益有謹厲。又由庚,由儀,笙詩也。見【束晳·補亡詩】。又國名。【戰國策】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鐘。【註】厹由,國名。【釋文】漢志由作猶。又縣名。【後漢·郡國志】吳郡由拳。【搜神記】秦始皇東巡,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始皇至,令囚徒十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曰由拳縣。又姓。【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於秦。又由吾,複姓。又由胡,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又夷由,鳥名。【爾雅·釋鳥】鼯䑕夷由。又雔由,蟲名。【爾雅·釋蟲】雔由樗繭。【註】食樗葉。又與猶通。尚可之辭。【孟子】王由足用爲善。又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註】與由同。又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又通作䌛。【前漢·宣帝紀】上亦無䌛知。又【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由。註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又借作㽕。【類篇】按說文徐曰:說文無由字,惟㽕字註:木生條也,古文省弓,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書·盤庚】若顚木之有由蘖。【註】古作㽕,顚仆也。㽕木生條也。○按《說文》註:古文省弓,則㽕係正字,由乃古省。據《尚書註》則㽕屬古文,似誤。又【韻補】叶延知切,音夷。【馮衍·顯志賦】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歿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又叶羊諸切,音余。【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又【正字通】音妖。冶由,女子笑貌。◎ 识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识·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2
〔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與誌同。記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書·益稷】書用識哉。【論語】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又【韻會】器之款鏤爲識。【史記·孝武紀】鼎文鏤無款識。【註】韋昭曰:款,刻也。師古曰:識,記也。楊愼曰:三代鐘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隂。又【韻會】通作志。【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鄭註】志,古文識字,記也。又【讀書通】通作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賊裾爲幟。【註】幟,記也。又【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同。又【韻會】表識,謂有所標表,令異日可識知也。【左傳·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爲旌識,謂以旌旗爲表也。【前漢·劉向傳】不可不識也。【師古註】墓須表識。俱音試。又【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義同。又【釋名】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前漢·王莽傳】旌旗表識。【師古註】識讀與幟同。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駰·達旨】傳序歷數,三代興滅。大庭尚矣,赫胥罔識。又叶施灼切,音爍。【蘇軾·毛長官詩】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集韻】或書作。◎ 仙子的意思
⒈ 仙人。常用以借称道士。
引唐 孟浩然 《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诗:“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唐 皎然 《买药歌送杨山人》:“扬州 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⒉ 仙女。
引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宋 无名氏 《满江红·寿命妇》词:“果是月宫仙子降,诞生乐国人如玉。”
《红楼梦》第一百回:“曾见一人,説是 黛玉 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必是那里的仙子临凡。”⒊ 比喻容颜姣好的女子。
引前蜀 韦庄 《春陌》诗之一:“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
五代 阎选 《临江仙》词:“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 襄王 ?”
总述:诗句浮俗无由识仙子出自《买药歌送杨山人》。作者是唐朝诗人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