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望尘遮道请休兵

诗句
望尘遮道请休兵
拼音
 wàng chén zhē dào qǐng xiū bīng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八庚
上一句
孤竹夷齐耻战争
下一句
首阳山倒为平地

「望尘遮道请休兵」出自:《咏史诗。首阳山》

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
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望尘遮道请休兵」作者: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

「望尘遮道请休兵」辞典释义

◎ 望尘的意思

⒈  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

《后汉书·度尚传》:“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是以高世之士,望尘而旋迹;轻薄之徒,响赴而影集。”

⒉  犹言望尘而拜。

唐 王昌龄 《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李云逸 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四:“宣仁 怒曰:‘ 韩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当望尘之礼。’太妃泣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於门下,估计夤缘,儼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

⒊  犹言望尘追迹。

宋 叶适 《<覆瓿集>序》:“盖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

⒋  犹言望尘莫及。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导师创业垂千古,儕辈跟随愧望尘。”

◎ 遮道的意思

⒈  犹拦路。

《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 陈 …… 陈王 出,遮道而呼 涉。”
《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詆,恐取辱於 卢江 ;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
唐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

◎ 请的意思

【酉集上 • 言】请·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唐韻】七井切【集韻】【韻會】此靜切【正韻】七靜切,淸上聲。【說文】謁也。【廣雅】求也。【玉篇】乞也,問也。【增韻】祈也,扣也。【書·湯誥】以與爾有衆請命。【左傳·僖十年】余得請於帝矣。【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王制】墓地不請。【儀禮·士昏禮】者出,請事入告。【前漢·張湯傳】造請諸公,不避寒暑。【師古註】請,謁問也。
【爾雅·釋詁】告也。【禮·昏義】納徵請期。【註】請昏姻之期日也。
【韻會】漢請室,請罪之室也。【前漢·賈誼傳】造請室而請罪耳。
【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亦謁也,祈也。
受也。
【類篇】《前漢·賈誼傳》請室,亦讀平聲。
【廣韻】疾政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正切,情去聲。【說文】義同。
【廣韻】延請。
【正韻】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人爲秋請。【前漢·宣帝紀】時會朝請。
【韻會】朝請,漢官名。張禹首爲之。【唐書·百官志】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請郞。
【廣韻】疾盈切【集韻】慈盈切,音情。【類篇】受言也。
【韻會】禮昏義請期,徐音情。【周禮·秋官·條狼氏註】大夫受命以出,餘事莫不復請。劉音情。
【轉注古音】《史記》《禮書》請文俱盡。【註】徐廣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請,諸子中多有之。【荀子·成相篇】聽之經,明其請。【註】請當爲情。聽獄之經,在明其情。

◎ 休兵的意思

⒈  得到休整的军队。

《战国策·赵策》:“强 秦 以休兵,承 赵 之敝。”
高诱 注:“休息之兵。”

⒉  使士兵休息。

《后汉书·桥玄传》:“玄 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 胡 虏及 伯固 等,皆破散退走。”
《北史·李密传》:“密 以兵众无粮,劝 让 直趣 滎阳,休兵馆穀,然后争利。”

⒊  停止战事。

汉 班固 《白虎通·诛伐》:“冬至所以休兵不举事,闭关,商旅不行何?”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孤竹 齐夷 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
范文澜 蔡美彪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宋 兵对 辽 作战失败后,是继续作战收复 燕云,还是从此休兵, 宋朝 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

总述:诗句望尘遮道请休兵出自《咏史诗。首阳山》。作者是唐朝诗人胡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