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七十而致仕
- 拼音
- qī shí ér zhì shì
- 平仄
- 仄仄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
- 下一句
- 礼法有明文
「七十而致仕」出自:《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七十而致仕」作者: 白居易
「七十而致仕」辞典释义
◎ 七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七·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1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十的意思
【子集下 • 十】十·康熙筆画:2·部外筆画:0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而的意思
【未集中 • 而】而·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正韻】如支切,音兒。【說文】頰毛也。【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註】之而,頰也。又【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又【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又【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又【禮·檀弓】而曰然。【註】而,猶乃也。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又【韻會】發端之辭也。又【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致仕的意思
⒈ 辞去官职。
引《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何休 注:“致仕,还禄位於君。”
《北史·韦孝宽传》:“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唐 白居易 《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⒉ 致仕官的简称。参见“致仕官”。
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是月, 龙图阁 直学士、致仕 杨时 卒,年八十三。”
总述:诗句七十而致仕出自《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