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结根于兹

诗句
结根于兹
拼音
 jié gēn yú zī
平仄
仄平平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采采荣木
下一句
晨耀其华

「结根于兹」的意思,全诗译文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当夏盛开木槿花,泥土地里把根扎。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清晨绽开艳丽色,日暮凋零委泥沙。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人生一世如过客,终将枯槁黄泉下。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静思默念人生路,我心惆怅悲年华。

「结根于兹」出自:《荣木(采采荣木)》

【荣木】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白首无成。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结根于兹」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

「结根于兹」辞典释义

◎ 结的意思

【未集中 • 糸】结·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 根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根·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說文】木株也。【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廣韻】根,柢也。【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博雅】始也。
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金根,車名。【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竹根,杯名。【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雲根,山名。【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叶經天切,音堅。【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 于的意思

【子集上 • 二】于·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1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
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
【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
【聘禮】賄在聘于賄。【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
【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鐘兩口之閒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註】大掖衣也。
【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草名。【爾雅·釋草】茜,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木名。【爾雅·釋木】棧木,于木。【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
淳于,宣于,鮮于,多于,于,皆複姓。
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助語辭。【詩·召南】于沼于沚。【朱傳】于,於也。【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詩·周南】于嗟麟兮。

◎ 兹的意思

【申集上 • 艸】兹·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
【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总述:诗句结根于兹出自《荣木(采采荣木)》。作者是魏晋诗人陶渊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