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拼音
- 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ú zhù
- 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七遇
- 上一句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下一句
-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意思,全诗译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作者: 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辞典释义
◎ 两的意思
【子集下 • 入】两·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岸的意思
【寅集中 • 山】岸·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猿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猿·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声的意思
【丑集中 • 士】声·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又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又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又【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又姓。又【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啼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啼·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不住的意思
⒈ 不停;不断。
引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⒉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引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总述: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