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萧索烟云涣

诗句
萧索烟云涣
拼音
 xiāo suǒ yān yún huàn
平仄
平仄平平仄
韵脚
去声十五翰
上一句
清明日月旦
下一句
寒暑既平分

「萧索烟云涣」出自:《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萧索烟云涣」作者:

杨炯(650─约695),初唐著名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他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

「萧索烟云涣」辞典释义

◎ 萧索的意思

⒈  萧条冷落;凄凉。

晋 陶潜 《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宋 刘过 《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
明 高启 《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柔石 《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⒉  疏散;稀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唐 王初 《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
《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 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⒊  淡漠。

《魏书·崔道固传》:“安都 视人殊自萧索, 毕捺 固依依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⒋  衰颓。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一夜 莲 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⒌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元 萨都剌 《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 烟云的意思

⒈  亦作“烟云”。

⒉  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⒊  指隐逸之山林。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⒋  形容高远之处。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⒌  如云的烟火气。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⒍  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 涣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涣·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
渙渙,水盛貌。【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

总述:诗句萧索烟云涣出自《奉和上元酺宴应诏》。作者是唐朝诗人杨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