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诗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拼音
 ěr cáo shēn yǔ míng jù miè
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九屑
上一句
轻薄为文哂未休
下一句
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的意思,全诗译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出自:《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尔曹身与名俱灭」辞典释义

◎ 尔曹的意思

⒈  犹言汝辈、你们。

《后汉书·赵憙传》:“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南朝 宋 鲍照 《见卖玉器者》诗:“寧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眼见 復社 东林 尽入囹圄也,试新刑,搜尔曹。”

◎ 身的意思

【酉集中 • 身】身·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0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 与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与·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
(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 名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名·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註】名謂尊職貢之名號。
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註】功也。
【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爾雅·釋訓】目上爲名。【註】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註】免星有七名。
【張耳傳】亾命遊外黃。【註】脫名逃籍也。
【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叶彌延切,音綿。【道藏歌】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叶莫陽切,音。【韓愈·曹成王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叶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 俱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俱·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8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
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 灭的意思

【巳集上 • 水】灭·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总述: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出自《戏为六绝句·其二》。作者是南北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