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雾雨晦争泄

诗句
雾雨晦争泄
拼音
 wù yǔ huì zhēng xiè
平仄
仄仄仄平仄
韵脚
入声九屑、去声八霁
上一句
与子维双舟
下一句
波涛怒相投

「雾雨晦争泄」出自:《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雾雨晦争泄」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

「雾雨晦争泄」辞典释义

◎ 雾雨的意思

⒈  雾和雨。

《楚辞·大招》:“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王逸 注:“言大海之涯,多雾恶气,天常甚雨,如注壅水。”
《汉书·邹阳传》:“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
唐 韩愈 《洞庭阻风赠张十一署》诗:“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⒉  指连绵不绝的雨。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一:“旱久翻成雾雨灾,老人腹疾强啣杯。”

⒊  蒙蒙细雨。

唐 温庭筠 《阳春曲》:“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宋 陆游 《冬日感兴》诗:“雾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恽 《夜宿朝元阁下》诗:“炎歊似杀赤熛怒,雾雨漫成玄豹章。”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四回:“但见丛莽塞径,老樾蔽天,雾雨冥冥,瘴烟幂幂。”

⒋  谓隐居。参见“雾豹”。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

◎ 晦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
【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
【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
【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
【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註】晦,亡幾也。

◎ 争的意思

【巳集中 • 爪】争·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从。【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 泄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泄·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水名。【說文】水受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水經】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北入于淮。【註】博安縣,地理志之博鄕縣也。
散也。【詩·大雅】俾民憂泄。【傳】泄,去也。【箋】猶出也,發也。
泄泄,舒徐貌。【詩·邶風】泄泄其羽。【傳】飛而鼓其翼,泄泄然也。
衆也。【詩·魏風】桑者泄泄兮。【傳】泄泄,多人之貌。
【爾雅·釋訓】憲憲泄泄,制法則也。【李巡曰】皆黨惡爲制法則也。
【詩·大雅】天之方蹶,無然泄泄。【孟子】泄泄猶沓沓也。【註】怠緩悅從之貌。
【廣韻】【集韻】私列切【正韻】先結切,音薛。與渫同。除去也。詳渫字註。
漏也。【管子·君臣下篇】古言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揚子·方言】歇也。楚揚謂之歇。
發越也。【禮·月令】季春之月,陽氣發泄。
雜也。【後漢·杜詩傳】頗泄用之。
嫚也。與渫同。【荀子·榮辱篇】憍泄者,人之殃也。
與洩同。
姓魯泄柳。

总述:诗句雾雨晦争泄出自《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