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仰聆金玉章

诗句
仰聆金玉章
拼音
 yǎng líng jīn yù zhāng
平仄
仄平平仄平
韵脚
下平七阳
上一句
俯饮一杯酒
下一句
神欢体自轻

「仰聆金玉章」的意思,全诗译文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仰聆金玉章」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仰聆金玉章」作者: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

「仰聆金玉章」辞典释义

◎ 仰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仰·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心慕曰企仰。
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姓。
【集韻】【正韻】魚向切,音。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 聆的意思

【未集中 • 耳】聆·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說文】聽也。【倉頡篇】耳聽曰聆。【廣韻】以耳取聲。【前漢·敘傳】妣聆呱而刻石兮。
【博雅】聆,從也。
【淮南子·齊俗訓】所居聆聆。【註】聆聆,意曉解也。
借作齡。【禮·文王世子】夢帝與我九齡。【釋文】本或作聆。

◎ 金玉的意思

⒈  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

《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⒉  比喻珍贵和美好。

《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玉娇梨》第八回:“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 章的意思

【午集下 • 立】章·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总述:诗句仰聆金玉章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应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