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好人服之

诗句
好人服之
拼音
 hǎo rén fú zhī
平仄
仄平仄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要之襋之
下一句
好人提提

「好人服之」的意思,全诗译文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脚上这一双夏天的破凉鞋,怎么能走在满地的寒霜上?可怜我这双纤细瘦弱的手,又怎么能替别人缝制衣裳?做完后还要提着衣带衣领,恭候那女主人来试穿新装。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女主人试穿后觉得很舒服,却左转身对我一点也不理,又自顾在头上戴象牙簪子。正因为这女人心肠窄又坏,所以我要作诗把她狠狠刺。

「好人服之」出自:《葛屦(纠纠葛屦)》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1]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2]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3]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4]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5]

「好人服之」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

「好人服之」辞典释义

◎ 好人的意思

⒈  美人。

《诗·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马瑞辰 通释:“好人犹言美人。”
唐 张鷟 《游仙窟》:“昨夜眼皮瞤,今朝见好人。”

⒉  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 《三国志·吴志·楼玄传》:“旧禁中主者自用亲近人作之, 彧 陈亲密近识,宜用好人。

晧 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应其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丰乐 不諂,是好人也。”
《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 道:‘惭愧!正是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且得脱了这场灾难。’”
茅盾 《子夜》十六:“我去讨情, 屠先生 是软心肠的好人。”

⒊  和事佬;老好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大郎 是个乖人,便道:‘我终日在姊夫家里走动,翻那面皮不转。不若你们声张出去,我在里头做好人,少不得听我处法。我就好帮衬你们了。只是你们要硬着些。’”
茅盾 《子夜》十四:“今天他又专做好人……想收买人心。”

⒋  健康的人。

《红楼梦》第九七回:“贾政 原为 贾母 作主,不敢违拗,不信冲喜之説。那知今日 宝玉 居然像个好人, 贾政 见了,倒也喜欢。”
王在邦 《一个意志一条心》:“很多伤员都冒充好人登记参加反击队,必须检查一下。”

◎ 服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服·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作。用也。一曰車右騎所以舟旋。从舟聲。【五經文字】《石經》變舟作月。【易·繫辭】服牛乗馬。【疏】服用其牛。【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
【廣韻】衣服。【易·訟卦】以訟受服。【書·舜典】車服以庸。
懾服也。【易·豫卦】罰淸而民服。【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從之。
五服。【書·益稷】弼成五服。【傳】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
【周官】六服羣辟。【疏】周禮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舉六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按侯、甸、男、采、衞、蠻、夷、鎭、蕃,九服也。
行也。【書·說命】旨哉說乃言惟服。【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管子·權修篇】上身服以先之。【註】服,行也。
職也。【書·旅獒】無替厥服。【傳】使無廢其職。
思也。【詩·周南】寤寐思服。【傳】服,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治也。【詩·周南】服之無斁。【箋】服,整也。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盛矢器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矢服也。○按《周禮·夏官·司弓矢》作箙。鄭註云:盛矢器也。
事也。【詩·大雅】昭哉嗣服。【傳】服,事也。
習也。【前漢·鼂錯傳】服其水土。【註】服,習也。
姓。【後漢·服虔傳】服虔,字子愼,河南滎陽人也。
鳥名。【史記·賈誼傳】楚人命鴞曰服。【註】異物志有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遠飛,行不出域。
【廣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音僕。匐,或作服。【禮·檀弓】扶服救之。【釋文】又作匍匐。
【儀禮·士冠禮】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韻補】服,叶鼻墨切。
【集韻】扶缶切,音負。【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牝服二柯。【註】牝服,長八尺,謂較也。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服讀曰負。
【集韻】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 之的意思

【子集上 • 丿】之·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总述:诗句好人服之出自《葛屦(纠纠葛屦)》。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