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豺虎正纵横

诗句
豺虎正纵横
拼音
 chái hǔ zhèng zòng héng
平仄
平仄仄仄平
韵脚
下平八庚、去声二十四敬
上一句
狐狸何足道

「豺虎正纵横」出自:《久客》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豺虎正纵横」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豺虎正纵横」辞典释义

◎ 豺的意思

【酉集中 • 豸】豺·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3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說文】狼屬。【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詩·小雅】投豺虎。【疏】豺虎食人。【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干祿字書】與犲通。

◎ 虎的意思

【申集中 • 虍】虎·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2

〔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 正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正·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 纵横的意思

⒈  亦作“纵衡”。

⒉  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⒊  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⒋  亦作“纵衡”。

⒌  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花月痕》第八回:“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⒍  多貌。

《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⒎  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⒏  杂乱貌。

《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⒐  分散貌。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⒑  合纵连横的节缩语。

《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⒒  横竖,反正。

《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总述:诗句豺虎正纵横出自《久客》。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