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薄言掇之

诗句
薄言掇之
拼音
 báo yán duō zhī
平仄
仄平仄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采采芣苡
下一句
采采芣苡

「薄言掇之」出自:《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薄言掇之」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

「薄言掇之」辞典释义

◎ 薄言的意思

⒈  急急忙忙。一说为助词。见 清 刘淇 《助字辨略》卷五。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气肃,适有三贤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风寒,涓滴纔濡春满腹。”

⒉  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荐,恩命垂至,自貽颠危,昏昏薄言,罔知攸处。”
宋 梅尧臣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诗:“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 掇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掇·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剟。讀若朵入聲。【說文】拾取也。【增韻】採也。【易·訟卦】自下訟上,患至掇也。【疏】若手拾掇物然。【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史記·張儀傳】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註】索隱曰:掇音都活反,謂焚燒而侵掠也。焚杅音煩烏,謂焚蹂而牽掣也。
【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音輟。義同。
【韻補】叶昌悅切,音啜。【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集韻】朱劣切,音拙。與同。短也。
【史記別註】楊愼曰:掇,馬箠也。杅,糞箕也。存備考。

◎ 之的意思

【子集上 • 丿】之·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总述:诗句薄言掇之出自《芣苡》。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