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我亦思归田舍下
- 拼音
- wǒ yì sī guī tián shè xià
- 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二十一马、去声二十二祃
- 上一句
- 为罚诗争造化功
- 下一句
- 君应厌卧郡斋中
「我亦思归田舍下」出自:《答刘和州禹锡》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不教才展休明代,
为罚诗争造化功。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为罚诗争造化功。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我亦思归田舍下」作者: 白居易
「我亦思归田舍下」辞典释义
◎ 我的意思
【卯集中 • 戈】我·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亦的意思
【子集上 • 亠】亦·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思归的意思
⒈ 想望回故乡。
引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⒉ 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引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 田舍的意思
⒈ 田地和房屋。
引《史记·苏秦列传》:“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廡之数,曾无所芻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一回:“若是父母有钱的,更是免不了争家财,争田舍等事。”⒉ 农舍。
引《史记·黥布列传》:“番阳 人杀 布 兹乡 民田舍,遂灭 黥布。”
《汉书·季布传》:“﹝ 周氏 ﹞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 鲁 朱家 卖之。 朱家 心知其 季布 也,买置田舍。”
唐 白居易 《答刘和州》诗:“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⒊ 泛指农家或农村。
引唐 王维 《送孟六归襄阳》诗:“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唐 王建 《寒食》诗:“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明 张景 《飞丸记·全家配远》:“乡梦初回已四更,田舍人家睡未醒,相思一夜情难罄。”
引申为粗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以倾倚申脚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騃。”⒋ 指农家子。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王大将军 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 楚。”
◎ 下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下·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总述:诗句我亦思归田舍下出自《答刘和州禹锡》。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