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

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
拼音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
入声四质
上一句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下一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意思,全诗译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王师北定中原日」出自:《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示儿】[1] 死去元知万事空,[2] 但悲不见九州同。[3] 王师北定中原日,[4] 家祭无忘告乃翁![5]

「王师北定中原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王师北定中原日」辞典释义

◎ 王的意思

【午集上 • 玉】王·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 师的意思

【寅集中 • 巾】师·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古文〕【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
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
【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
【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卽車師也。
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爲大司空。
右師,左師,俱複姓。

◎ 北的意思

【子集下 • 匕】北·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 定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定·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詩·周南】麟之定。【註】定,額也。
【禮·禮器】羹定詔於堂。【註】羹,肉湆。定,熟肉。
【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郭註】鋤屬也。
叶唐丁切,音庭。【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 中原的意思

⒈  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郑玄 笺:“中原,原中也。”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
《三国志·魏志·郭嘉传》:“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⒉  地区名。广义指整个 黄河 流域,狭义指今 河南 一带。

《国语·晋语三》:“耻大国之士於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虽微 秦国,天下孰弗患?”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当奬帅三军,北定中原。”
《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李善 注:“中原,谓 洛阳 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反正我是南国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礼节的。”

⒊  泛称 中国。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况今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絶,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 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日·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总述: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出自《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作者是宋朝诗人陆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