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阴云薄暮上空虚
- 拼音
- yīn yún bó mù shàng kōng xū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六鱼
- 下一句
- 此夕清光已破除
「阴云薄暮上空虚」出自:《中秋夜不见月》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阴云薄暮上空虚」作者: 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辞典释义
- ◎ 阴云的意思
- ⒈ 天阴时的云。 - 引三国 魏 曹植 《仲雍哀辞》:“阴云回於素盖,悲风动其扶轮。” 
 唐 罗隐 《中秋夜不见月》诗:“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艾青诗选>自序》:“我沉默着,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像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 ⒉ 形容忧郁不快的脸色。 - 引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这张脸孔一看只有我没有油水,每个粗折都虎虎有势地紧绷起来,脸上铺满了阴云。” 
- ◎ 薄暮的意思
- ⒈ 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 引《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汉书·酷吏传·尹赏》:“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絶。”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五:“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从北大三院出来后,天色已经薄暮,故都街上的人流像沸水般涌流着。”- ⒉ 比喻人之将老,暮年。 - 引《文选·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李善 注:“景之薄暮,喻人之将老也。”
 《文选·塘上行》:“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 ◎ 上的意思
- 【子集上 • 一】上·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 〔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 ◎ 空虚的意思
- ⒈ 空无;不充实。 - 引《管子·八观》:“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 
 《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沙汀 《航线》:“一提到肚皮的事,各人都马上感到肠胃的空虚了。”- ⒉ 空旷冥漠。 - 引汉 刘向 《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 ⒊ 虚假;空幻。 - 引《后汉书·朱浮传》:“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 
 唐 王维 《饭覆釜山僧》诗:“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诗:“万化皆空虚,大事惟一著。”- ⒋ 豁达;没有成见。 -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而今为什么説个不可有成心?只为人心最灵,专是那空虚的才有公道。” - ⒌ 指天空。亦喻朝廷。 - 引唐 刘禹锡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诗:“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唐 赵璜 《曲江上巳》诗:“欲问神仙在何处,紫云楼阁向空虚。”
 宋 王安石 《张氏静居院》诗:“留侯 亦养生,乃欲凌空虚。”
总述:诗句阴云薄暮上空虚出自《中秋夜不见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罗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