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今子方豪荡
- 拼音
- jīn zi fāng háo dàng
- 平仄
- 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 上一句
- 蔬食去情尘
- 下一句
- 思为鼎食人
「今子方豪荡」出自:《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妆头书不卷。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领上发未梳,妆头书不卷。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今子方豪荡」作者: 王维
「今子方豪荡」辞典释义
◎ 今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今·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 子的意思
【寅集上 • 子】子·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古文〕㜽【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又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又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又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又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又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又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又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又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方的意思
【卯集下 • 方】方·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又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又【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又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又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又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又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又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又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又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又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又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又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又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又【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又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又【博雅】方,大也,正也。又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又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又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又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又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又【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又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又【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豪荡的意思
⒈ 亦作“豪宕”。
⒉ 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引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
《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⒊ 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引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⒋ 强横放荡。
引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⒌ 豪华阔绰。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总述:诗句今子方豪荡出自《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