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明月何皎皎

诗句
明月何皎皎
拼音
 míng yuè hé jiǎo jiǎo
平仄
平仄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七筱
下一句
照我罗床帏

「明月何皎皎」的意思,全诗译文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明月何皎皎」出自:《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1]。 忧愁不能寐[2],揽衣起徘徊[3]。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4]。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5],泪下沾裳衣[6]!

「明月何皎皎」作者:

汉无名氏的作品,可归入「两汉乐府」一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

「明月何皎皎」辞典释义

◎ 明月的意思

⒈  光明的月亮。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刘大白 《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

⒉  指明珠。

《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冯浩 笺注:“明月,珠也。”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⒊  喻泪珠。

唐 孟郊 《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

⒋  下一个月。

《左传·昭公七年》:“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良止 以抚之。”
明 杨慎 《升庵经说·春秋左传·明月》:“齐 燕 平之月, 公孙段 卒,国人愈惧;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古书传及俗称谓曰明年、明日则有之矣,明月仅见此耳。”

◎ 何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何·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 皎的意思

【午集中 • 白】皎·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璬。【說文】月之白也。【詩·風】月出皎兮。【傳】月光也。
日光也。【王褒·九懷】晞白日兮皎皎
【廣雅】白也。明也。【詩·小雅】皎皎白駒。【傳】潔白也。【楚辭·漁父】安能以皎皎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史記·屈原傳】作皓皓。
姓。【五代史·南漢世家】交州牙將皎公羨。【玉篇】通作皦。【集韻】或作皎。

◎ 皎的意思

【午集中 • 白】皎·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璬。【說文】月之白也。【詩·風】月出皎兮。【傳】月光也。
日光也。【王褒·九懷】晞白日兮皎皎
【廣雅】白也。明也。【詩·小雅】皎皎白駒。【傳】潔白也。【楚辭·漁父】安能以皎皎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史記·屈原傳】作皓皓。
姓。【五代史·南漢世家】交州牙將皎公羨。【玉篇】通作皦。【集韻】或作皎。

总述:诗句明月何皎皎出自《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作者是汉朝诗人汉无名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