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红颜白面花映肉

诗句
红颜白面花映肉
拼音
 hóng yán bái miàn huā yìng ròu
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
入声一屋、去声二十六宥
上一句
忆子初尉永嘉去
下一句
军符侯印取岂迟

「红颜白面花映肉」出自:《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
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
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
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
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
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
蛟龙欲蛰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

「红颜白面花映肉」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红颜白面花映肉」辞典释义

◎ 红颜的意思

⒈  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⒉  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⒊  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⒋  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 白面的意思

⒈  白晳的脸。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⒉  “白面书生”的略语。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河东康简王墓志铭》:“王常讥 庾翼,使白面之非才。”
《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猎记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豪,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此 毅 不肯为公下也。”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琴心》:“相如 白面,繆承青眼,幸念採薪之忧,少原方命之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名臣宿将,先后骑箕,而醉梦白面之徒,相继封疆而持节鉞。”
参见“白面书生”。白麪:1.小麦磨成的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小麦》﹝发明﹞引 寇宗奭 曰:“生嚼白麪成筋,可黏禽虫。”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餑餑,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老舍 《茶馆》第一幕:“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⒊  指面条。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只见 女辛 搬进夜饭来,放在中间的案上,左边是五大碗白面;右边两大碗,一碗汤;中央是一大碗乌鸦肉做的炸酱。”

⒋  指毒品海洛因。

老舍 《茶馆》第二幕:“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
杨朔 《百花山》三:“土匪多,大半是吸白面的。”

◎ 花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花·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 映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映·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 肉的意思

【未集下 • 肉】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音衄。【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总述:诗句红颜白面花映肉出自《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