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出门搔白首

诗句
出门搔白首
拼音
 chū mén sāo bái shǒu
平仄
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
上一句
舟楫恐失坠
下一句
若负平生志

「出门搔白首」的意思,全诗译文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出门搔白首」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出门搔白首」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出门搔白首」辞典释义

◎ 出门的意思

⒈  外出;走出门外。

《易·同人》:“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 出门,笑曰:‘生乃与 噲 等为伍。’”
唐 白居易 《秦中吟·伤友》:“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明 李贽 《与杨凤里书》:“我痢尚未止,其势必至十月初间方敢出门。”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当天政工组就通知我,下午市里有首长要来,你不要出门。”

⒉  离开家乡远行。

唐 元稹 《出门行》:“出门不数年同归亦同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母亲见我年纪小,不肯放心叫我出门。”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第一次从 常州 出门求学,亏得你当了当头借给我川资。”
丁玲 《母亲》:“后来二老爷又出门了,音信都没有,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

⒊  出嫁。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吾有女弟未出门,子能婚乎?”
姚时晓 《别的苦女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总要出门的。”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四:“如今你要出门去了,也没有什么填箱的。”

⒋  旧谓男妓出外应酬客人。

《红楼梦》第四七回:“我那里还有两个絶好的孩子,从没出门的。”

◎ 搔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搔·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刮也。【增韻】手爬也。【詩·邶風】搔首踟躕。【禮·內則】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註】抑按搔摩也。【前漢·枚乗傳】十圍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絕。【註】搔,謂抓也。
與騷通。【吳志·陸凱傳】所在搔擾,更爲煩苛。【集韻】或作。
側絞切,音爪。手足甲也。與蚤同。【儀禮·士虞禮】沐浴櫛搔翦。通作爪。
先到切,音譟。與同。攫搏也。互見前八畫增字。

◎ 白首的意思

⒈  犹白发。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元 钱应庚 《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⒉  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宋 陈师道 《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总述:诗句出门搔白首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二》。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