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仲冬正三五

诗句
仲冬正三五
拼音
 zhòng dōng zhèng sān wǔ
平仄
仄平仄平仄
韵脚
上声七麌
上一句
北山归草堂
下一句
日月遥相望

「仲冬正三五」出自:《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仲冬正三五」作者: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

「仲冬正三五」辞典释义

◎ 仲冬的意思

⒈  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处冬季之中,故称。

《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后汉书·宦者传序》:“《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閭,谨房室。’”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
《水浒传》第一〇三回:“此时是仲冬将近,叶落草枯,星光下看得出路径。”

◎ 正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正·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 三五的意思

⒈  谓十五天。

《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⒉  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⒊  谓十五岁。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飞燕篇》:“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芳辰三五,方 洛阳 而自娇;阑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叹。”

⒋  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史记·天官书论》:“为国者必贵三五。”
司马贞 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⒌  指三皇五帝。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

⒍  指三王五霸。

《楚辞·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 彭咸 以为仪。”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战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⒎  指三辰五星。

《史记·天官书论》:“为天数者,必通三五。”
司马贞 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考七耀之盈虚,步三五之变化。”
《云笈七籤》卷二十:“九灵交度,三五相推。”

⒏  指三正五行。

《黄庭内景经·五行》:“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玄妙经》云: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復返。’”

⒐  指三才五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钦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

⒑  指三所五位。

《诗·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汉 郑玄 笺:“协和伐 殷 之事,谓合位三五也。”
孔颖达 疏:“言正合会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岁、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谓之五位。星、日、辰在北,岁在南,月在东,居三处,故言三所。”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应劭 曰:‘东厸, 紂 也。歼,尽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国语》岁、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谓岁、日、月、辰、星也。三所,谓 逢公 所凭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经纬也。”

⒒  指三田五脏。

《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谓八景及二十四真神营护人身,则三田五藏真气调柔无灾病也。”

⒓  九宫术谓三生五死。参见“九宫”。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餘,豫三五贱伎之末。”
李善 注:“《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视年在宫,常就三居五;五为死,三为生,能知三五,横行天下。”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独善鸡鸣、弹长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

⒔  指参宿和昴宿。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
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天汉迴西流,三五正从横。”

⒕  晋 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师之备, 并、朔、秦、雍 严西讨之资, 青、冀、幽州 三五发卒。”
《宋书·孝义传·孙棘》:“世祖大明 五年,发三五丁,弟 萨 应充行。”
《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 梁 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⒖  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水浒传》第二回:“朱武、陈达、杨春 三个头领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
清 朱彝尊 《<腾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
沈从文 《生存》:“长案旁坐下了三五个车夫。”

⒗  谓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所统郡县,便普三五;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汇注:“三五,犹《孙子兵法》所谓三令五申之教。”

总述:诗句仲冬正三五出自《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作者是唐朝诗人崔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