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玉堂高下巧相宜

诗句
玉堂高下巧相宜
拼音
 yù táng gāo xià qiǎo xiāng yí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四支
上一句
翡翠佳名世共稀
下一句
殷勤为嘱纤纤手

「玉堂高下巧相宜」出自:《帘二首》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殷勤为嘱纤纤手,卷上银钩莫放垂。

「玉堂高下巧相宜」作者: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

「玉堂高下巧相宜」辞典释义

◎ 玉堂的意思

⒈  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
《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⒉  汉 宫殿名。

《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璧门、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
《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⒊  泛指宫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

⒋  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

《汉书·李寻传》:“过随众贤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玉堂殿 在 未央宫。”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汉 时待詔於 玉堂殿,唐 时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
《宋史·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綃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牓於厅额。”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緑火能红。”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

⒌  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

《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
《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损玉堂之盛。”

⒍  神仙的居处。

《文选·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⒎  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惊雷鸣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説小名儿,檀板能歌絶妙词。”

⒏  经穴名。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頏顙也。”

◎ 高下的意思

⒈  上和下;高和低。

《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国语·楚语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西山 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若拘定枝枝节节都有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

⒉  指声音的高低。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
《全唐诗》卷八六二载《灵响词》之一:“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李近楼琵琶》:“老稚高下,各各曲尽,又不杂一男音。”

⒊  高处和低处。

《荀子·儒效》:“相高下,视墝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
杨倞 注:“高下,原隰也。”
《淮南子·修务训》:“於是 神农 乃始教民播种五穀,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
高诱 注:“高,陵也;下,隰也。”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⒋  参差起伏。

唐 李涉 《从秦城回再题武关》诗:“远别 秦 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 商州。”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⒌  古代绘制地图时标明地形高低的一种方法。

《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予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準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

⒍  犹反复。

《隋书·刑法志》:“素(杨素 )又稟性高下,公卿股慄,不敢措言。”
唐 许浑 《下第贻友人》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⒎  指高度。

《西游记》第七三回:“那箱儿有八寸高下,一尺长短,四寸宽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于人心世道,若止论等身,几与 曹交 食粟之躯等其高下。”
叶圣陶 《登雁塔》:“原地颇有高下,可是坡度极平缓,车行不感颠簸。”

⒏  犹差别。

郭沫若 《断断集·旋乾转坤论》:“女子的体魄,无论在生诞比率与年龄上,都表现着有比男子更强韧的抵抗力。独于智能,自有历史以来,总表示着有大相悬异的高下。”

⒐  好坏;优劣得失。

《吕氏春秋·任地》:“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大王一日得 楚 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然酷嗜图画,能第其高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举其人,而史之得失、文之高下瞭然矣。”
清 刘鹗 《<老残游记>叙》:“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亦指胜负。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前集》:“二个将军争高下,一番一復用来吞。”

⒑  多和少。

《管子·版法》:“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
尹知章 注:“高下,犹多少也。谓君之赋税,因其远近之别,以多少之差,轻重合宜,故可嗣之。”
《宋史·王次翁传》:“视民产高下以为所输多寡之数,约期受输,不扰而集。”
清 史致谔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禀左宗棠》:“现在本地书捐者輒引 沪 上富绅絜量高下,以为口实,捐务益形棘手。”

⒒  贵和贱。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

⒓  褒贬,抬高和贬低。

马总 《意林》卷一引《文子》:“不布施以求德,不高下以相倾,此古人之德也。”
宋 刘炎 《迩言》:“士大夫以此高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

⒔  轻和重。

《魏书·孙绍传》:“但天性疏脱,言乍高下,时人轻之,不见採纳。”

◎ 巧的意思

【寅集中 • 工】巧·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古文〕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絞切,敲上聲。【說文】技也。【廣韻】能也,善也。【韻會】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增韻】拙之反。【韻會】黠慧也。【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廣韻】好也。【詩·衞風】巧笑倩兮
【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孟子】知譬則巧也。
【廣韻】僞也。【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禮·月令】毋或作淫巧。【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 相宜的意思

⒈  合适。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春荐韮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鴈,制无常牲,取与新物相宜而已。”
宋 陆游 《梨花》诗:“开向春残不恨迟,緑杨窣地最相宜。”
《红楼梦》第一一〇回:“只有 凤姐 可以照管里头的事,况又 贾璉 在外作主,里外他二人,倒也相宜。”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野外演习时,不管是水是泥,喊卧下就得卧下,这些规矩纪律真不大同本地小孩性格相宜!”

总述:诗句玉堂高下巧相宜出自《帘二首》。作者是唐朝诗人罗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