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犹有残香在舞衣

诗句
犹有残香在舞衣
拼音
 yóu yǒu cán xiāng zài wǔ yī
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上平五微、去声五未
上一句
君恩已尽欲何归
下一句
自恨身轻不如燕

「犹有残香在舞衣」出自:《长信宫(一作孟迟诗)》

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
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

「犹有残香在舞衣」作者: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犹有残香在舞衣」辞典释义

◎ 犹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犹·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
(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 残香的意思

⒈  残存的香气。

唐 孟迟 《长信宫》诗:“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⒉  将要烧尽的香。

宋 赵鼎 《雨夜不寐》诗:“西风吹雨夜瀟瀟,冷炉残香共寂寥。”

◎ 在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在·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从土从才。本作,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 舞的意思

【未集下 • 舛】舞·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
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
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姓。

◎ 衣的意思

【申集下 • 衣】衣·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韻會】於希切,音依。【說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傅·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总述:诗句犹有残香在舞衣出自《长信宫(一作孟迟诗)》。作者是唐朝诗人赵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