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只可自怡悦

诗句
只可自怡悦
拼音
 zhǐ kě zì yí yuè
平仄
仄仄仄平仄
韵脚
入声九屑
上一句
岭上多白云
下一句
不堪持赠君

「只可自怡悦」的意思,全诗译文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只可自怡悦」出自:《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只可自怡悦」作者: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只可自怡悦」辞典释义

◎ 只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只·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
【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省作只。○按、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無馨音,楊氏說非。【集韻】亦作。

◎ 可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可·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2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 自的意思

【未集下 • 自】自·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 怡悦的意思

⒈  亦作“怡说”。取悦;喜悦。

《史记·周本纪》:“今 殷王 紂 乃用其妇人之言……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説妇人。”
《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紂 以炮烙,怡悦 妲己。”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今翰林学士皆有文词,陛下得以览古今作者,可怡悦其间。”
陈毅 《满江红·崖县看京剧有小丑表演绝佳》词:“看戏 崖城,有小丑,演来出色。浑身活,插科打諢,满场怡悦。”

总述:诗句只可自怡悦出自《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作者是未知诗人陶宏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