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山精白日藏

诗句
山精白日藏
拼音
 shān jīng bái rì cáng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下平七阳、去声二十三漾
上一句
野鹤清晨出
下一句
石林蟠水府

「山精白日藏」出自:《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
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山精白日藏」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山精白日藏」辞典释义

◎ 山精的意思

⒈  传说中的山间怪兽。

《淮南子·氾论训》“山出梟阳” 汉 高诱 注:“梟阳,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而笑。”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
唐 中宗 《石淙》诗:“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悬石镜厌山精。”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诗:“燐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黄雅林》:“先 恭王 每以山精野狐目之,然平时未尝不嘉其忠告,交谊仍如故也。”

⒉  药草名。术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朮,一名山蓟,一名山精。故《神药经》曰:‘必欲长生,长服山精。’”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衣裁野薜緇尘浄,饭试山精石鼎蒸。”

⒊  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

◎ 白日的意思

⒈  太阳;阳光。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⒉  喻指君主。

《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⒊  白昼;白天。

《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
《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⒋  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⒌  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 藏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藏·康熙筆画:20·部外筆画:14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总述:诗句山精白日藏出自《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