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宿鸟惊东林

诗句
宿鸟惊东林
拼音
 sù niǎo jīng dōng lín
平仄
仄仄平平平
韵脚
下平十二侵
上一句
孤云出北山
下一句
谁谓人道广

「宿鸟惊东林」出自:《效古(岁暮怀感伤)》

【效古】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1] 。 庚庚曙风急,团团明月阴[2] 。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3] 。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4] 。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5] 。

「宿鸟惊东林」作者: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年少孤贫,曾仰慕司马相如和梁鸿的为人,不搞章句之学而喜好文章。历仕宋齐梁三朝,做过镇军参军、郡丞、光禄大夫等官职,封醴陵侯。江淹早有文名,但到晚年才思减退,时人谓之「才尽」。江淹诗…

「宿鸟惊东林」辞典释义

◎ 宿鸟的意思

⒈  归巢栖息的鸟。

唐 吴融 《西陵夜居》诗:“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宋 苏轼 《和人回文》诗之四:“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霽横参。”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栏杆空佇立,宿鸟归飞急。”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 惊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惊·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
(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 东林的意思

⒈  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⒉  指 庐山 东林寺。参见“东林寺”。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
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

⒊  指 明 末东林党。,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

⒋  指东林书院。参见“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

总述:诗句宿鸟惊东林出自《效古(岁暮怀感伤)》。作者是南北朝诗人江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