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屈指西风几时来
- 拼音
- qū zhǐ xī fēng jǐ shí lái
- 平仄
- 仄仄平平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十灰
- 上一句
- 时见疏星渡河汉
- 下一句
- 只恐流年暗中换
「屈指西风几时来」出自:《避暑摩诃池上作》
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屈指西风几时来」作者: 北朝乐府
「屈指西风几时来」辞典释义
◎ 屈指的意思
⒈ 弯着指头计数。
引《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屈指计 亮 粮不至十日。”
后蜀 孟昶 《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词:“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⒉ 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引唐 刘禹锡 《让同平章事表》:“克期而进,屈指可平。”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颜鲁公》:“岂唯 唐朝 人士罕见比伦,自 汉 以来,殆可屈指也。”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一时同学,厪有存者,宇内屈指, 櫟园 岿然其一也。”⒊ 首屈一指。喻特出。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南食则 寺桥 金 家, 九曲子 周 家最为屈指。”
◎ 西风的意思
⒈ 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引唐 李白 《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 扬子。”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送周求卓之任荥阳》词:“西风夕照,老鸦啼上枯树。”⒉ 喻一种势力或倾向。今多比喻没落腐朽的势力。
引《红楼梦》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贺敬之 《伟大的祖国》诗:“看牛鬼蛇神,正节节溃败,东风浩荡西风衰。”◎ 几时的意思
⒈ 多少时候。
引汉武帝 《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水浒传》第四四回:“杨林 问道:‘二位兄弟在此聚义几时了?’”⒉ 指不长的一段时间。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童对 赵县君 ﹞説:‘他这几时只在下处,再不到外边去。’”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这等説起来,又有几时躭搁了。”⒊ 什么时候。
引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 苏轼 《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西游记》第八回:“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来的意思
【子集中 • 人】来·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又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总述:诗句屈指西风几时来出自《避暑摩诃池上作》。作者是唐朝诗人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