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白日忽西匿

诗句
白日忽西匿
拼音
 bái rì hū xī nì
平仄
仄仄仄平仄
韵脚
入声十三职
上一句
青春坐南移
下一句
蛾眉返清镜

「白日忽西匿」出自:《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白日忽西匿」作者:

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他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他们的诗作大都是歌舞升平的应制诗。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完善了律诗形式…

「白日忽西匿」辞典释义

◎ 白日的意思

⒈  太阳;阳光。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⒉  喻指君主。

《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⒊  白昼;白天。

《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
《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⒋  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⒌  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 忽的意思

【卯集上 • 心】忽·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姓。明有忽忠,忽明。
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
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叶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叶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說文】从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 西的意思

【申集下 • 襾】西·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㢴【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 匿的意思

【子集下 • 匸】匿·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9

【唐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㥾。【說文】亡也。从匸,若聲。【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廣韻】藏也,亡也,隱也。【史記·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曹參傳】見人有細過,專務揜匿覆蓋之。【灌夫傳】廼匿其家。【註】師古曰:匿,避也。
【玉篇】隂姦也。
【前漢·蘇武傳】賜武服匿。【註】孟康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集韻】惕得切,音忒。朔而見月東方,曰側匿。

总述:诗句白日忽西匿出自《和杜麟台元志春情》。作者是唐朝诗人沈佺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