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萧萧风景寒
- 拼音
- xiāo xiāo fēng jǐng hán
- 平仄
- 平平平仄平
- 韵脚
- 上平十四寒
- 上一句
- 白日变幽晦
- 下一句
- 檐楹暂明灭
「萧萧风景寒」出自:《谢自然诗》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萧萧风景寒」作者: 韩愈
「萧萧风景寒」辞典释义
◎ 萧萧的意思
⒈ 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引《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
晋 陶潜 《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唐 刘长卿 《王昭君歌》:“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 羌 笛声相和。”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杨子畏,居于 泗水 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月影下,树叶萧萧。”⒉ 萧条;寂静。
引晋 陶潜 《自祭文》:“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 宋 臣,俭笑 王孙。”
唐 皎然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诗:“寒花寂寂徧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明 高启 《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渔村靄靄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一任他秋意萧萧,秋云黯黯,我只笑,笑君空扰攘。”⒊ 形容凄清、寒冷。
引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明 詹同 《出猎图》诗:“穹庐散野如繁星,凉月萧萧照平陆。”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荒村风雪,萧萧彻骨。”⒋ 稀疏。
引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茶烟裊裊笼禪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宋 李纲 《摘鬓间白发有感》诗:“萧萧不胜梳,扰扰仅盈搦。”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白髮萧萧今已老,归閒堪守林皋,梦回青琐恋王朝。”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亚哥斯 见了这位白发萧萧的老人这样沉痛的呼吁,他却是不动心。”⒌ 简陋。
引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萧萧行李上征鞍,满目离情欲去难。”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行李萧萧倦修整,甘岁月淹留帝京。”
明 高启 《送萧隐君自句曲经吴归维扬》诗:“来去逐 江 云,萧萧旧巾屨。”⒍ 萧洒。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
明 唐寅 《题画竹次杜水庵韵》:“萧萧美人脱凡俗,蕉姓称萝名碧玉。”◎ 风景的意思
⒈ 风光景色。
引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七:“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闥。”
唐 张籍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诗:“襄阳 由来风景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一路行来,山青水緑,鸟语花香,真箇好风景也。”
老舍 《贫血集·不成问题的问题》:“专凭风景来说,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 桃源。”⒉ 景况,情景。
引宋 蒋捷 《女冠子》词:“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吾观孼龙之子,本是害人之物,得我救命,教我等‘七日七夜不动鐘鼓’。今止三日,风景异常,想必是他把言语哄我。”
清 顾炎武 《与李子德书》:“汾州 米价每石二两八钱, 大同 至五两外,人多相食,在此日用之费,三倍华下。至此间风景,大非昨年。”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安公子 ﹞看了看家中风景依然,只一个 张进宝,管了个内外严肃。”⒊ 犹风望。
引《晋书·刘毅传》:“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高义明,出处同揆。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州閭归其清流。”
◎ 寒的意思
【寅集上 • 宀】寒·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又姓。漢博士寒朗。又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又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总述:诗句萧萧风景寒出自《谢自然诗》。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