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终日依依向南北
- 拼音
- zhōng rì yī yī xiàng nán běi
- 平仄
- 平仄平平仄平仄
- 韵脚
- 入声二沃、入声八黠、入声十三职、去声十一队
- 上一句
- 泪痕满面对残阳
- 下一句
- 莫以胡儿可羞耻
「终日依依向南北」出自:《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纱窗对镜未经事,
将谓珠帘能蔽身。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第一拍)
马上将余向绝域,厌生求死死不得。戎羯腥膻岂是人,
豺狼喜怒难姑息。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近胡国。
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第二拍)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使余力兮翦余发,
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第三拍)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自从惊怖少精神,
不觉风霜损颜色。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第四拍)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羊脂沐发长不梳,
羔子皮裘领仍左。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第五拍)
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
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
是非取与在指撝,言语传情不如手。(第六拍)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寸步东西岂自由,
偷生乞死非情愿。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第七拍)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如今沦弃念故乡,
悔不当初放林表。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第八拍)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学他刺血写得书,
书上千重万重恨。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
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第九拍)
恨凌辱兮恶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生得胡儿欲弃捐,
及生母子情宛然。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养宁不怜。(第十拍)
日来月往相推迁,迢迢星岁欲周天。无冬无夏卧霜霰,
水冻草枯为一年。汉家甲子有正朔,绝域三光空自悬。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第十一拍)
破瓶落井空永沉,故乡望断无归心。宁知远使问姓名,
汉语泠泠传好音。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
如今果是梦中事,喜过悲来情不任。(第十二拍)
童稚牵衣双在侧,将来不可留又忆。还乡惜别两难分,
宁弃胡儿归旧国。山川万里复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
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第十三拍)
莫以胡儿可羞耻,思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
截之痛惜皆相似。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
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渡辽水。(第十四拍)
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不知愁怨意若何,
似有锋铓扰方寸。悲欢并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问。
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雠结恩信。(第十五拍)
去时只觉天苍苍,归日始知胡地长。重阴白日落何处,
秋雁所向应南方。平沙四顾自迷惑,远近悠悠随雁行。
征途未尽马蹄尽,不见行人边草黄。(第十六拍)
行尽胡天千万里,惟见黄沙白云起。马饥跑雪衔草根,
人渴敲冰饮流水。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
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第十七拍)
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明烛重然煨烬灰,
寒泉更洗沉泥玉。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第十八拍)
「终日依依向南北」作者: 刘商
「终日依依向南北」辞典释义
◎ 终日的意思
⒈ 整天。
引《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唐 杜甫 《愁坐》诗:“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红楼梦》第九二回:“自从 司棋 出去,终日啼哭。”
刘半农 《学徒苦》诗:“奔走终日,不敢言苦!”⒉ 良久。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 《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依依的意思
⒈ 轻柔披拂貌。
引《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 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诗:“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暉。”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密语每愁风嫋嫋,纤腰故学柳依依。”
冯至 《北游》诗:“水边再也没有依依的垂柳,四野里望不见蔚绿的苍松。”⒉ 依恋不舍的样子。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清 姚鼐 《张冠琼遗文序》:“﹝ 张 ﹞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可念也。”
郭沫若 《<屈原>附录》:“我看你对于我也分外表示着依依的情绪。”⒊ 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
引《后汉书·章帝纪》:“岂亡克慎肃雍之臣,辟公之相,皆助朕之依依。”
李贤 注:“依依,思慕之意。”
宋 倪涛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微官卧 江 汉,素心久依依。”
明 张煌言 《与张承恩书》:“窃慕英名久矣,南北相隔,未遑识荆,使人夙夜依依。”⒋ 依稀貌;隐约貌。
引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宋 张先 《菩萨蛮·七夕》词:“斜汉晓依依,暗蛩还促机。”
清 龚自珍 《丙戌秋日一惘然赋》:“依依灯火光,去去门巷曲。”⒌ 象声词。
引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
郭沫若 《下龙湾》诗之二:“水上画屏帆点点,林中乐队鸟依依。”◎ 向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向·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亮切,音蠁。【說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註】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詩·豳風】塞向墐戸。【傳】北出牖也。【疏】士虞禮註云:嚮、牖一名也。北爲寒之備,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廣韻】嚮與向通用。【集韻】亦作。【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又【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又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又【集韻】趣也。又【韻會】救也。又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又【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長社縣東北。【後漢·郡國志】川郡有向鄕。又【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又【集韻】【正韻】許兩切,音嚮。【集韻】人字。【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註】叔肸,叔向也。【釋文】向,許文反。【前漢·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又【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南北的意思
⒈ 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引《史记·天官书》:“亢 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 南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魏文帝 出 广陵,望 大江” 裴松之 注引 张勃 《吴录》:“是冬, 魏文帝 至 广陵,临 江 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檮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璣尽海山。”⒉ 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引《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
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秦 为 阿房殿,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⒊ 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引唐 韦应物 《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苏轼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⒋ 指“南学”与“北学”。详“南北学”。
引《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⒌ 计谋。指本领。
引《西游记》第四一回:“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⒍ 明 代俗称男子汉。
引明 苏祐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
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总述:诗句终日依依向南北出自《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作者是唐朝诗人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