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四方联络尽蛙声
- 拼音
- sì fāng lián luò jǐn wā shēng
- 平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八庚
- 上一句
- 纵到缑山也无益
「四方联络尽蛙声」出自:《题后集》
却缘风坏语无情。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四方联络尽蛙声」作者: 薛能
「四方联络尽蛙声」辞典释义
◎ 四方的意思
⒈ 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引《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⒉ 天下;各处。
引《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高诱 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
《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
柳杞 《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⒊ 指四方诸侯之国。
引《诗·大雅·下武》:“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孔颖达 疏:“武王 既受得天之祜福,故四方诸侯之国皆贡献庆之。”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 楚国,不可救疗。”⒋ 指京城以外的地区。
引《东观汉记·马廖传》:“长安 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⒌ 指四方之神。
引《礼记·曲礼下》:“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
郑玄 注:“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 句芒 在东, 祝融、后土 在南, 蓐收 在西, 玄冥 在北。”
《礼记·祭法》:“四坎坛,祭四方也。”
郑玄 注:“四方,即谓山林、川谷、丘陵之神也。祭山林、丘陵於坛,川谷於坎。”
《汉书·礼乐志》:“练时日,侯有望,焫膋萧,延四方。”
颜师古 注:“四方,四方之神也。”⒍ 指正方形或立方体。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在此地住了冒冒的七十年了,也没见过那豪杰,是四方脑袋,八楞儿脑袋。”
例如:四方桌;四方匣子。
◎ 联络的意思
⒈ 互相衔接。
引唐 秦韬玉 《贵公子行》诗:“主人功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新唐书·韦云起传》:“启民可汗 以二万骑受节度。 云起 使离为二十屯,屯相联络,四道并引。”
元 周权 《接竹引泉》诗:“引兹一线秋,高下穿林梢,联络裊相拄,旋折不辞劳。”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观 崇明 诸沙、 舟山 诸山,各相联络,是造物者特设此险,以迂海贼入寇之路。”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籤,千门联络。”⒉ 彼此接上关系;笼络。
引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猩猩﹞嗜酒喜屐,人以其所嗜陈野外而联络之。”
《明史·王允成传》:“当 天启 初,东林方盛。其主张联络者,率在言路。”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论起理来,这几位乡先生,你们平日原该联络。”
清 许旭 《闽中纪略》:“制府意欲出离虎穴,联络声势,以俟靖藩举动,徐为图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其主要原因,全在出版者之与官场有无联络。”⒊ 组合。多指字句篇章。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
清 戴名世 《<唐宋八大家文选>序》:“於是閒昼无事,乃执笔为著明其指归与夫起伏呼应联络宾主抑扬离合伸缩之法,务使览者一望而得之。”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事蹟繁,格局变,人物则忠奸贤愚并列,事蹟则巧絀奇正杂陈,其首尾联络,映带起伏,非有大手笔、大结构、雄於文者,不能为此。”◎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又【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又【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蛙声的意思
⒈ 蛙的叫声。
引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总述:诗句四方联络尽蛙声出自《题后集》。作者是唐朝诗人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