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行行向不惑
- 拼音
- xíng xíng xiàng bù huò
- 平仄
- 仄仄仄仄仄
- 韵脚
- 入声十三职
- 上一句
- 游好在六经
- 下一句
- 淹留遂无成
「行行向不惑」的意思,全诗译文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行行向不惑」出自:《饮酒(少年罕人事)》
「行行向不惑」作者: 陶渊明
「行行向不惑」辞典释义
◎ 行行的意思
⒈ 不停地前行。
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迢迢赴 延安。”⒉ 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引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⒊ 犹言走一走。
引《西游记》第五二回:“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⒋ 行旅。
引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⒌ 每行。
引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⒍ 各行各业。参见“行行出状元”。
⒎ 刚强负气貌。
引《论语·先进》:“子路,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向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向·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亮切,音蠁。【說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註】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詩·豳風】塞向墐戸。【傳】北出牖也。【疏】士虞禮註云:嚮、牖一名也。北爲寒之備,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廣韻】嚮與向通用。【集韻】亦作。【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又【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又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又【集韻】趣也。又【韻會】救也。又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又【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長社縣東北。【後漢·郡國志】川郡有向鄕。又【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又【集韻】【正韻】許兩切,音嚮。【集韻】人字。【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註】叔肸,叔向也。【釋文】向,許文反。【前漢·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又【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不惑的意思
⒈ 谓遇事能明辨不疑。
引《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唐 韩愈 《伯夷颂》:“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⒉ 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
引《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唐 李復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 荣 ﹞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於不惑,未尝暂忘也。”
清 方文 《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周作人 《死之默想》:“人世的快乐自然是很可贪恋的,但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的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总述:诗句行行向不惑出自《饮酒(少年罕人事)》。作者是魏晋诗人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