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行行重行行
- 拼音
-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平仄
- 仄仄仄仄仄
- 韵脚
- 下平七阳、下平八庚、去声二十三漾、去声二十四敬
- 下一句
- 与君生别离
「行行重行行」的意思,全诗译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作者: 汉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辞典释义
◎ 行行的意思
⒈ 不停地前行。
引《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迢迢赴 延安。”⒉ 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引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⒊ 犹言走一走。
引《西游记》第五二回:“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⒋ 行旅。
引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⒌ 每行。
引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⒍ 各行各业。参见“行行出状元”。
⒎ 刚强负气貌。
引《论语·先进》:“子路,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重的意思
【酉集下 • 里】重·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又數也。【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註】重,猶數也。又甚也。【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註】重猶甚也。又【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註】女重,貞正無邪。又【戰國策】軍重踵高宛。【註】重,輺重也。【前漢·張耳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又星名。【博雅】歲星謂之重星。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又山名。【山海經】有重隂之山。又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又【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音。【集韻】厚也,善也,愼也。【五音集韻】多也。【韻會】毛氏曰:凡物不輕而重,則上聲。因其可重而重之,與再重、鄭重,皆去聲。○按《說文》柱用切,厚也,卽與輕重義同。《集韻》柱勇切,愼也,卽與鄭重義同。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又【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音褈。【廣韻】複也,疊也。【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書·舜典】重華協于帝。【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又穀名。【詩·豳風】黍稷重穋。【傳】後熟曰重。【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又作穜,音同。又多也。【左傳·成二年】重器備。【註】重,猶多也。【釋文】直恭切。又累也。【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箋】重,猶累也。【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釋文】直龍切。又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釋文】直龍切。又車名。【詩·衞風】猗重較兮。【傳】重較,卿士之車。【釋文】直恭切。又屋承霤也。【禮·檀弓】池視重霤。【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釋文】直容切。又地名。【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註】重丘,曹邑。又人名。【書·呂】乃命重黎。【傳】重卽羲,黎卽和。【釋文】直龍切。又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又神所依也。【禮·檀弓】重主道也。【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又【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又與童同。【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釋文】重,音同。又【正韻】之仲切,音衆。【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註】重,乳汁也。本作潼。又【韻補】叶直良切,音長。【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 行的意思
【申集下 • 行】行·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又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又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又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又【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又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又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又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又【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又【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行的意思
【申集下 • 行】行·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又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又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又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又【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又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又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又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又【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又【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总述:诗句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作者是汉朝诗人汉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