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亭亭远相望

诗句
亭亭远相望
拼音
 tíng tíng yuǎn xiāng wàng
平仄
平平仄平仄
韵脚
下平七阳、去声二十三漾
上一句
漾漾动行舫
下一句
离晨苦须臾

「亭亭远相望」出自:《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亭亭远相望」作者: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

「亭亭远相望」辞典释义

◎ 亭亭的意思

⒈  高耸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苕苕。”
薛综 注:“亭亭、苕苕,高貌也。”
晋 傅玄 《短歌行》:“长安 高城,层楼亭亭。”
宋 苏轼 《虎跑泉》诗:“亭亭石塔东峯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造亭亭之高宫兮,接玉女於云涯。”

⒉  直立貌;独立貌。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唐 温庭筠 《夜宴谣》:“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宋 欧阳修 《鹭鸶》诗:“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⒊  遥远貌;长久貌。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
李善 注:“亭亭,远貌。一云将至之意。”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冉冉星气流,亭亭復一纪。”
唐 韦应物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诗:“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
宋 司马光 《宫漏谣》:“铜壶银箭夜何长,杳杳亭亭未遽央。”

⒋  高洁貌。

汉 蔡邕 《释诲》:“和液畅兮神气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⒌  高贵或威严貌。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唐 牛僧孺 《岑顺》:“亭亭天威,风驱连激,一阵而胜,明公以为何如?”

⒍  明亮美好貌。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
唐 鲍溶 《倚瑟行》:“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
宋 苏辙 《中秋夜》诗之三:“欲见初容烛,将升尚有星。渐高围渐小,云外转亭亭。”

◎ 远的意思

【酉集下 • 辵】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 相望的意思

⒈  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

《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
《新唐书·王鉷传》:“天子使者赐遗相望,声焰薰灼。”
茅盾 《子夜》九:“武装巡捕,轻机关枪摩托脚踏车的巡逻队,相望不绝。”

⒉  对峙;相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
明 何景明 《何子·策术》:“齐 之与 秦 东西相望,尝并帝而敌体。”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怀苏亭,在 禾城 东, 宋 时建,与 苏小小 墓相望,故名。”

⒊  相去,相距。

宋 苏轼 《送杨孟容》诗:“相望六十里,共饮 玻瓈江。”
宋 苏辙 《高安青词》之一:“重以兄 軾 平生悻直,仇怨满前,流窜海滨,日虞瘴癘,以至坟墓隔絶,父子分离,相望万里,患不相救。”

⒋  作宰相的声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陈祖皋》:“都諫有己丑春秋房门生二人,时同在词林显重,并有相望。”

总述:诗句亭亭远相望出自《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应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