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英英白云

诗句
英英白云
拼音
 yīng yīng bái yún
平仄
平平仄平
韵脚
上平十二文
上一句
俾我独兮
下一句
露彼菅茅

「英英白云」的意思,全诗译文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芬芳菅草开白花,白茅束好送给他。如今这人去远方,使我孤独守空房。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我的命运多艰难,他还不如云露好。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滮水缓缓向北流,浸润稻田绿油油。边号边歌心伤痛,思念那人在心头。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砍那桑枝作柴薪,烧在灶里暖在身。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让我伤透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宫内敲起大乐钟,声音必定外面闻。怀念使我神不宁,你却视我如路人。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丑恶秃骛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可恨这人没良心,转眼之间把我忘。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扁扁平平乘车石,虽然低下有人踩。恨他离我如此远,让我痛苦实难挨。

「英英白云」出自:《白华》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英英白云」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

「英英白云」辞典释义

◎ 英英的意思

⒈  轻盈明亮的样子。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朱熹 集传:“英英,轻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别》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清 钱谦益 《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

⒉  形容音声和盛。

《吕氏春秋·古乐》:“乃令 鱓先 为乐倡, 鱓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诱 注:“英英,和盛之貌。”

⒊  俊美而有才华。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等会法云寺》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清 朱琦 《朱副将战殁》诗:“大儿善射身七尺,小儿英英头虎额。”

⒋  光彩鲜明的样子。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英英朱鸞,来自南冈。”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诗:“何似双琼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

⒌  奇伟的,杰出的。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英英 桂林伯,实维文武特。”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七:“英英 范 与 苏,器识兼文武。”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蔡文姬 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王闿运 《黄司使诔》:“异军特起,实利武夫,英英 黄君,奋与为徒。”

⒍  茂美貌。

明 张居正 《咏怀》之三:“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观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为 《泛漓江到桂林》诗:“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气活。”

◎ 白云的意思

⒈  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
《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⒉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胡武平 宿,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⒊  指《白云谣》。参见“白云謡”。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

⒋  喻思亲。参见“白云篇”。

《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登 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

⒌  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⒍  特指 陈抟。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陈摶,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⒎  指 白云亭。参见“白云亭”。

总述:诗句英英白云出自《白华》。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

(0)